[实用新型]简易轮胎测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92740.2 | 申请日: | 2015-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890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0 |
发明(设计)人: | 孙旭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L17/00 | 分类号: | G01L17/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张惠忠 |
地址: | 21004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简易 轮胎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测压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简易轮胎测压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汽车已经进入普通百姓家庭,应调查发现汽车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其已经成为现代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交通工具,给人们提供了一种方便、快捷且实用的代步工具。然而,在对汽车给日常生活带来方便、快捷且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同时,还应对汽车所带来的其它负面问题进行关注,比如尾气排放、交通堵塞、安全行驶等多种问题。近年来由于汽车电子技术取得了飞速发展,因而汽车的智能化技术正在逐步得到广泛应用。汽车智能化技术使汽车的操纵越来越简单,动力性和经济性越来越高,行驶安全性越来越好,这是未来汽车发展的趋势。
现如今,交通事故频发,每年都有多起因轮胎压力不足而引发的交通事故,轮胎压力的正常与否关乎着驾驶员的生死安危。市面上所使用的汽车绝大多数不具有对车辆本身的工作及安装状态进行自检的检测装置,尤其是对轮胎压力和温度进行智能检测的检测装置,特别是在寒冷的冬季或炎热的夏季,更应对车辆轮胎的压力进行检测,以减少轮胎因承受压力过大等原因而出现的爆胎、漏气等实际问题。大多数司机都用胎压表对轮胎气压进行检测,这种设备不仅价格昂贵,而且费时费力,其精确度也不够高,极易造成安全伤亡事故。然而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单片机对轮胎气压进行简易便捷的测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简易轮胎测压装置,该简易轮胎测压装置价格低廉,精确度较高,操作简单。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简易轮胎测压装置包括气压传感器,气压传感器实时检测轮胎内部的气压值,气压传感器连接稳定电路电压的差模电路,差模电路连接放大信号的放大电路,放大电路连接AD转换器,AD转换器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据信号并传送给单片机,单片机将所得信号进行编译并发送给无线通讯收发模块,无线通讯收发模块将数据传输给显示器,所述差模电路、放大电路分别与电源一连接,所述气压传感器、AD转换器、单片机、无线通讯收发模块、显示器分别与电源二连接。
所述电源一为12V电源。
所述电源二为5V电源。
所述电源一、电源二均为锂电池。
所述显示器为液晶显示器。
采用这种简易轮胎测压装置,有以下优点:1、本实用新型基于单片机,液晶显示屏等装置而发明,相比较于胎压表价格低廉;2、本实用新型可将胎压值实时显示与液晶屏幕上,读数方便,误差小,避免了人们因读表错误而带来的不便;3、本实用新型结构简易,操作简单,读数快捷,只需将气针插入气门芯,按下按键便可进行读数。气压传感器可以实时检测轮胎内部的气压值,并为单片机提供气压参考;差模电路可以稳定电路电压,减少外界的干扰;放大电路可以放大传输的信号;AD转换器可以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据信号并传送给单片机;单片机可以将所得信号进行编译并发送给无线通讯收发模块;无线通讯收发模块可以将数据传输给液晶显示器 ;液晶显示器将数据进行及时显示。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简易轮胎测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简易轮胎测压装置,包括气压传感器,气压传感器实时检测轮胎内部的气压值,气压传感器连接稳定电路电压的差模电路,差模电路连接放大信号的放大电路,放大电路连接AD转换器,AD转换器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据信号并传送给单片机,单片机将所得信号进行编译并发送给无线通讯收发模块,无线通讯收发模块将数据传输给显示器,所述差模电路、放大电路分别与电源一连接,所述气压传感器、AD转换器、单片机、无线通讯收发模块、显示器分别与电源二连接。
所述电源一为12V电源。
所述电源二为5V电源。
所述电源一、电源二均为锂电池。
所述显示器为液晶显示器。
所述气压传感器安装在气针内部位置,将气针插入轮胎的气门芯,按下启动按键,由电源一和电源二分部对各部件进行供电,气压传感器进行工作,将实时采集到的数据经由差模电路,放大电路,做稳定、放大处理。单片机接收到数据后进行编译,将气压值传送给无线通讯收发模块,最终无线通讯收发模块将气压值传送给液晶进行实时显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未经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9274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