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化粪池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92536.0 | 申请日: | 2015-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294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05 |
发明(设计)人: | 郝振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郝振华 |
主分类号: | C02F3/28 | 分类号: | C02F3/28;C02F1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3001 江苏省淮安***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化粪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环保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化粪池。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化粪池的结构比较简单,仅仅采用一个单独的池子进行处理,处理效果差,并且极易造成渗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化粪池。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实现: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化粪池,该化粪池包括:一级厌氧池,与所述一级厌氧池连通的二级厌氧池以及与所述二级厌氧池连通的澄清池,其中,所述一级厌氧池及二级厌氧池内分别设置有厌氧菌污泥层,且所述一级厌氧池连接有污水进水管,所述澄清池连接有出水管,所述一级厌氧池及所述澄清池分别设置有清污口。
优选的,所述一级厌氧池与所述二级厌氧池之间通过PVC硬管连通,所述二级厌氧池与所述澄清池之间通过PVC硬管连通。
优选的,所述两个清污口分别设置在所述一级厌氧池及所述澄清池的顶部,所述污水进水管及所述出水管的设置高度高于所述两个PVC管的设置高度。
优选的,每个PVC管为倒置的L型弯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且化粪池为整体化制作,质量轻、强度高,可根据场地需要自由组合安装。密封性能好、彻底解决了砖砌化粪池污染地下水的问题,保证了化粪池可靠性运行和厌氧化粪的功能。抗压强度高,化粪池池结构设计合理,受压均匀,多次测验,合理重物重压不沉降,不变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化粪池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化粪池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化粪池,该化粪池包括:一级厌氧池1,与所述一级厌氧池1连通的二级厌氧池2以及与所述二级厌氧池2连通的澄清池3,其中,所述一级厌氧池1及二级厌氧池2内分别设置有厌氧菌污泥层54,且所述一级厌氧池1连接有污水进水管6,所述澄清池3连接有出水管7,所述一级厌氧池1及所述澄清池3分别设置有清污口8。
在上述实施例中,化粪池采用玻璃钢制作,整个化粪池整体为圆筒形,分为一级厌氧池1、二级厌氧池2和澄清池3三部分。它利用沉淀和厌氧发酵的原理,去除生活污水中悬浮性有机物的处理设施,属于初级的过渡处理构筑物。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粪便、纸屑、病原虫,悬浮物固体浓度为100~350mg/L,有机物浓度BOD5在100~400mg/L之间,其中悬浮性的有机物浓度BOD5为50~200mg/L。污水进入化粪池经过12~24h的沉淀,可去除50%~60%的悬浮物。沉淀下来的污泥经过3个月以上的厌氧消化,使污泥中的有机物分解成稳定的无机物,生污泥转化为稳定的熟污泥,改变了污泥的结构,降低了污泥的含水率。定期将污泥清掏外运,填埋或用作肥料。
其具有如下优点:
省钱省工时;
化粪池池是采用工厂化、机械化、批量化、整体一次性缠绕成型生产,采用新工艺、新材料,成本较钢筋混凝土化粪池要低30%左右;且化粪池为整体化制作,质量轻、强度高,可根据场地需要自由组合安装。
永不渗漏;
化粪池池利用玻璃纤维、有机树脂等高强度耐酸碱材料机械全自动一次缠绕成型,密封性好,绝对不会产生因地基沉降而引起的断裂破损和池内板结浮渣层现象,彻底解决了砖砌化粪池污染地下水的问题,保证了化粪池可靠性运行和厌氧化粪的功能。
抗压强度高;
化粪池池结构设计合理,受压均匀,多次测验,合理重物重压不沉降,不变形。
高效;
化粪池池隔舱板上下错层设计,由原来的直流式泛水改为环流式泛水,基质传递流畅,厌氧生物滤池(AF)-填料系统的应用,截留了更多的生物量,污水处理能力同等容积的传统化粪池提高了一倍以上。
耐用;
化粪池池耐潮湿、耐氧化、高低温无变形、不畏酸碱,正常使用达50年以上。
环保;
化粪池池密封性能好,不渗漏,不腐蚀化粪池周边的花草树木、电线电缆。
其中,在三个池体连通时,一级厌氧池1与所述二级厌氧池2之间通过PVC硬管9连通,所述二级厌氧池2与所述澄清池3之间通过PVC硬管9连通。该PVC硬管9的形状如图1所示,为倒置的L型弯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郝振华,未经郝振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9253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河岸式给水污泥复合生态床
- 下一篇:一种用于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的生物选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