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漏浆的内护筒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92515.9 | 申请日: | 2015-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031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14 |
发明(设计)人: | 褚士龙;付继承;鲁彬;马建军;郭志朝;乔建军;郭信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66 | 分类号: | E02D5/66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俞鸿 |
地址: | 43004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漏 内护筒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长江陡坡裸岩灌注型嵌岩桩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漏浆的内护筒结构。
背景技术
长江陡坡裸岩区域灌注型嵌岩桩施工是很多施工单位面临的一个难点,这种施工区域基岩裸露、地形陡峭、坡度落差较大,钢管桩难以跟进,且跟进后钢管桩仍会存在空隙导致漏浆。传统码头灌注型嵌岩桩桩基钻孔施工利用膨润土护壁堵漏,碰到钢管桩底口缝隙过大时堵漏依然效果不理想。还有一些施工单位在钻孔过程中先利用大直径锤头锤平斜岩进行理坡再钢管桩跟进,虽然对漏浆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由于斜岩无法完全锤平至理想效果,仍然无法有效的解决漏浆问题,一味的跟进钢管桩还可能会导致钢管桩底口出现卷口问题。在浇注水下砼时碰到混凝土大量漏浆,施工单位一般采用“慢灌法”,即费时费力,又很容易导致桩基无法成功浇注至桩顶、钢管桩底口附近混凝土强度薄弱、断桩等桩基质量问题,显得极为被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漏浆的内护筒结构,有效的防治了水上灌注型嵌岩桩施工漏浆的质量通病,解决了钢管桩底口漏浆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漏浆的内护筒结构,包括钢筋笼和内护筒,内护筒套接于钢筋笼外部并与其固定连接。
所述内护筒的顶部和底部均间隔均匀设置有限位钢筋和限位钢板,内护筒通过限位钢筋和限位钢板与钢筋笼固定连接。
所述钢筋笼外部设置有钢管桩,所述内护筒位于钢筋笼和钢管桩之间,内护筒的底端位于钢管桩底端的下方。
所述内护筒的外壁紧贴于钢管桩的内壁,内护筒的外径比钢管桩的内径小1-2公分。
所述钢筋笼顶部均匀间隔设置有限位钢筋,钢筋笼顶部通过限位钢筋与钢管桩内壁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在岩面附近的钢管桩底部设置插入岩体的内护筒,使内护筒固定套接于钢筋笼外侧,有效防治水上灌注型嵌岩桩施工漏浆的质量通病,解决了钢管桩底口漏浆问题。内护筒上下端部通过限位钢筋和限位钢板与桩钢筋笼焊接牢固,防止在水下砼浇注过程中内护筒被混凝土顶起。钢管桩桩顶内侧还设置有与钢筋笼焊接固定连接的限位钢筋,防止浇注水下砼时桩钢筋笼和内护筒的整体上浮,进一步强化漏浆整治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1-内护筒,2-限位钢筋,3-限位钢板,4-钢管桩,5-岩面,6-钢筋笼,7-桩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漏浆的内护筒结构,包括钢筋笼6和内护筒1,内护筒1套接于钢筋笼6外部并与其固定连接。所述内护筒6的顶部和底部均间隔均匀设置有限位钢筋2和限位钢板3,内护筒1通过限位钢筋2和限位钢板3与钢筋笼4固定连接。所述钢筋笼6外部设置有钢管桩4,所述内护筒6位于钢筋笼6和钢管桩4之间,内护筒6的底端位于钢管桩4底端的下方。所述内护筒1的外壁紧贴于钢管桩4的内壁,内护筒1的外径比钢管桩4的内径小1-2公分。所述钢筋笼6顶部均匀间隔设置有限位钢筋2,钢筋笼6顶部通过限位钢筋2与钢管桩内壁固定连接。
如图1所示,钢管桩4的底端沉放于岩面5上,,钢管桩4下方的岩面钻设有孔并与其配合形成桩孔7,桩孔7内部沿轴向设置有钢筋笼6,钢筋笼6的底端位于钢筋笼下方的孔内。钢筋笼6外部固定套接有内护筒1,所述内护筒1位于钢筋笼6和钢管桩4之间。所述内护筒1一端设置于岩面5下桩孔7内,另一端外露于岩面5。所述内护筒1的外径比钢管桩的内径小1-2公分。内护筒1的外壁紧贴于钢管桩4内壁。内护筒1长度一般2~3m左右。紧贴于钢管桩4的内护筒消除了钢管桩与岩面之间的缝隙,有效防治了水上灌注型嵌岩桩施工漏浆的质量通病,解决了钢管桩底口漏浆问题。所述钢管桩4桩顶内侧均匀间隔设置有限位钢筋2,钢筋笼6通过限位钢筋2与钢管桩4固定连接。
如图2所示,所述内护筒1的顶部和底部均间隔均匀设置有限位钢筋2和限位钢板3,内护筒1通过限位钢筋2和限位钢板3与钢筋笼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9251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调式抗分离器
- 下一篇:一种新吹填淤泥质粉土地基真空预压加固处理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