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注射成形金属件再加工坯料装夹座架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91892.0 | 申请日: | 2015-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493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8 |
发明(设计)人: | 孟坤全;纪国章;王大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安泰美科金属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F3/24 | 分类号: | B22F3/24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郭春远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注射 成形 金属件 再加 坯料 装夹座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注射成型部件后续处理时的坯料固定辅助装置的结构改进技术,尤其是注射成形金属件再加工坯料装夹座架。
背景技术
金属粉末注射成形技术(Metal Powder Injection Molding,简称MIM)是将现代塑料注射成形技术引进粉末冶金领域而形成的一门新型粉末冶金成形技术。其基本工艺过程是:首先将固体粉末与有机粘结剂均匀混练,经制粒后在加热塑化状态下用注射成形机注入模腔内固化成形,然后用化学或热分解的方法将成形坯中的粘结剂脱除,最后经烧结致密化得到最终产品。与传统工艺相比,MIM技术具有精度高、组织均匀、性能优异、生产成本低等特点,其产品已广泛应用于电子信息工程、生物医疗器械、办公设备、汽车、机械、五金、体育器械、钟表业、兵器及航空航天等工业领域。
金属粉末注射成形技术工件经过烧结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形,尤其是对于形状比较复杂、孔与槽较多的工件,烧结后变形严重,需后续整形。为保证整形作业的工作效率以及整形效果,需要更为精确和有效的装夹工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注射成形金属件再加工坯料装夹座架,精确装夹定位,从而保证了后续加工精度和加工质量,能大幅度提高整形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将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实现:包括顶架、升降杆、气缸、上吊座、上整形模、上滑动板、下整形模、模座、底座和导柱;底座上侧中部安装模座,模座上侧安装下整形模,底座上侧边缘均匀垂直安装导柱,在导柱上端之间水平安装顶架,在顶架下侧平行安装上滑动板,滑动板上侧垂直安装升降杆,升降杆向上穿过顶架并从顶架上表面伸出,在滑动板下侧安装上吊座,吊座下侧安装上整形模。
尤其是,在滑动板下侧和上吊座之间垂直连接伸缩吊杆。
尤其是,在滑动板下侧中部安装转动减速装置,转动减速装置下侧垂直安装钻具。
尤其是,在顶架和滑动板之间安装膨胀气囊,在顶架上侧安装气缸,气缸与膨胀气囊连接。
尤其是,在滑动板下侧或模座上侧垂直安装合模深度支撑杆,合模深度支撑杆一端安装压敏传感器。
尤其是,中模座底部安装调节模块。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效果:采用弹性和自动平衡调节设计,通过整形合模过程中减速进给以及均匀作用,不但能够精准整形,实现对坯料结构的有效保护,极大的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增强了工作的安全性,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上模和下模的安装都为可拆卸的安装方式,只需要合理更换整形模具,完全能够用于各种规格和类型的工件坯料的修理整形,适用范围广,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适应不同大小的坯料以及多个坯料同时加工的夹持,易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包括:顶架1、升降杆2、气缸3、伸缩吊杆4、上吊座5、转动减速装置6、上整形模7、膨胀气囊8、上滑动板9、合模深度支撑杆10、压敏传感器11、钻具12、坯料13、下整形模14、模座15、调节模块16、底座17、导柱18。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原理在于,整形过程与冲压成型过程有所区别,注射成型的坯料外形或局部结构的变形,在多数情况下,仅需人工或在简单的辅助工具条件下即可修理,而且在整形时避免因采用强度较大的作用造成坯料结构的损伤。
本实用新型包括:顶架1、升降杆2、上吊座5、上整形模7、上滑动板9、下整形模14、模座15、底座17和导柱18。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如附图1所示,底座17上侧中部安装模座15,模座15上侧安装下整形模14,底座17上侧边缘均匀垂直安装导柱18,在导柱18上端之间水平安装顶架1,在顶架1下侧平行安装上滑动板9,滑动板9上侧垂直安装升降杆2,升降杆2向上穿过顶架1并从顶架1上表面伸出,在滑动板9下侧安装上吊座5,吊座5下侧安装上整形模7。
前述中,在滑动板9下侧和上吊座5之间垂直连接伸缩吊杆4。
前述中,在滑动板9下侧中部安装转动减速装置6,转动减速装置6下侧垂直安装钻具12。
前述中,在顶架1和滑动板9之间安装膨胀气囊8,在顶架1上侧安装气缸3,气缸3与膨胀气囊8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安泰美科金属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安泰美科金属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9189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金属注射成形零件冷矫形光学可视模压装置
- 下一篇:一种滑板缓冲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