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柱形锂离子电池电芯座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91856.4 | 申请日: | 2015-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911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0 |
发明(设计)人: | 顾慧军;赵德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华慧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H01M2/26;H01M10/613;H01M10/6551 |
代理公司: | 益阳市银城专利事务所 43107 | 代理人: | 舒斌 |
地址: | 4130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锂离子电池 电芯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柱形锂离子电池,具体地说是一种柱形锂离子电池电芯座,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大容量(容量≥10Ah)、大尺寸(直径≥35㎜)的柱形锂离子电池电芯座。
背景技术
在现有柱形锂离子电池的生产中,电芯本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正极座、负极座,正极座、负极座上分别压铆有正极极耳、负极极耳,正极极耳、负极极耳分别与盖板上正极接线柱上的正极内接头和负极接线柱上的负极内接头连接后密封安装于铝质外壳内。其电芯本体一般没有定位装置,当柱形锂离子电池的容量达到10Ah和尺寸达到直径35㎜以上时,存在由于电芯本体的晃动,影响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能,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大容量(容量≥10Ah)、大尺寸(直径≥35㎜)的柱形锂离子电池电芯座。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其发明目的的,一种柱形锂离子电池电芯座,它包括上层卡板、下层卡板,上层卡板、下层卡板的尺寸大小与锂离子电池外壳壳体内的尺寸大小一致,电芯本体安装在上层卡板、下层卡板之间,三者组成一个柱状体置于电池外壳壳体内。
为加工方便,本实用新型所述锂离子电池外壳壳体为一端封闭,另一端开口的圆筒,上层卡板、下层卡板的尺寸大小与锂离子电池外壳壳体的内径一致。
本实用新型所述上层卡板上设有与电芯本体的正极座大小、形状对应的上层凹槽和方便负极极耳走线的开口,下层卡板上设有与电芯本体的负极座大小、形状对应的下层凹槽,所述的上层凹槽、下层凹槽上分别设有方便电芯本体的正极极耳、负极极耳安装的极耳台阶。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较好的实现了发明目的,其结构简单,通过对电芯本体的相对固定,特别是对大容量、大尺寸的柱形锂离子电池,大大提高了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上层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下层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B-B剖面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应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由图1、图2、图3、图4可知,一种柱形锂离子电池电芯座,它包括上层卡板13、下层卡板14,上层卡板13、下层卡板14的尺寸大小与锂离子电池外壳壳体15内的尺寸大小一致,电芯本体10安装在上层卡板13、下层卡板14之间,三者组成一个柱状体置于电池外壳壳体15内。
为加工方便,本实用新型所述锂离子电池外壳为一端封闭,另一端开口的圆筒,上层卡板13、下层卡板14的尺寸大小与锂离子电池外壳壳体15的内径一致。
本实施例外壳壳体15的高度为210㎜,直径为90㎜,承台16为6个,其高度为3.5㎜,宽度为4㎜,均布在外壳壳体15内底部。
本实用新型所述上层卡板13上设有与电芯本体10的正极座11大小、形状对应的上层凹槽19和方便负极极耳9走线的开口18,下层卡板14上设有与电芯本体10的负极座12大小、形状对应的下层凹槽21,所述的上层凹槽19、下层凹槽21上分别设有方便电芯本体的正极极耳8、负极极耳9安装的极耳台阶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华慧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湖南华慧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9185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隔膜及圆柱状锂电池
- 下一篇:带有嵌入式指示灯的电池恒温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