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儿童用紧急救生项圈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91046.9 | 申请日: | 2015-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528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8 |
发明(设计)人: | 彭庶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彭庶哲 |
主分类号: | B63C9/15 | 分类号: | B63C9/15 |
代理公司: | 无锡大扬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8 | 代理人: | 赵臻淞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儿童 紧急 救生 项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面救生装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快速及时充气的儿童用紧急救生项圈。
背景技术
溺水身亡成我国儿童死亡的首因,统计数据表明,溺水占儿童伤害死亡的近五成,10个因意外伤害而死亡的0~14岁儿童中,有近6个是因为弱水身亡的;其中4岁以下童占52%,5~9岁几童占23%。当儿童溺水时,2分钟后便会失去意识.4~6分钟后身体便遭受不可逆反的伤害。且由于大量农村留守儿童的情况存在,因此溺亡儿童的城乡差异明显,农村溺死儿童数量是城市的近5倍。
现有生活中,为了保障儿童在水中活动的安全,一般是使用例如救生圈、救生衣等常规救生物品进行防护,但这些救生物品均体积庞大,儿童不愿意随身携带,尤其是儿童的防范危险的意识较弱,往往在没有任何防护设备的情况下就贸然下水,同时自救能力很差,因此经常发生危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生活中救生设备太大不宜携带,溺水儿童不能及时得到救生等缺点,提供一种携带方便能够在紧急状况下快速充气的儿童用紧急救生项圈,以应急解决溺水时的自救问题,保障儿童的生命安全。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儿童用紧急救生项圈,由橡胶圈与在紧急情况下对其进行充气的储气罐组成,橡胶圈与储气罐之间采用充气阀组件连接,充气阀组件的阀体为十字形四通结构,阀体的左右两个通道口与橡胶圈的两端密闭连接,阀体的底部通道口与储气罐的罐口密封连接,阀体的顶部通道口设置有阀芯组件。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阀芯组件由滑块槽环分为上腔体与下腔体,下腔体内竖直设置有撞针,撞针的外周套设有下弹簧,下弹簧的弹性系数较低,撞针针尖较尖,正对储气罐的顶端罐口;上腔体内设置有冲击轴,冲击轴的外周套设有上弹簧,上弹簧设置在阀盖与冲击轴的台阶之间,弹性系数较大,平时处于压缩状态;若干在滑块槽环内径向辐射设置的滑块被箍圈箍紧,在箍圈内形成支撑面,与冲击轴的台阶底面接触,同时也承载压缩的上弹簧的弹力;阀盖上开设有多个进水孔。
所述箍圈为水溶性材料。
所述冲击轴的台阶底面设有倒角,在滑块顶端设有斜面,倒角与斜面相接触配合。
所述橡胶圈呈环形,由可充气膨胀的橡胶管制成。
所述储气罐内封装有压缩气体,可以选择空气、氧气、氢气、二氧化碳等常见无毒气体,储气罐顶端罐口采用相对薄弱的可刺破材料或结构进行密封。
还设置有手动的刺破储气罐罐口的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在未充气时体积较小携带方便,外观美观,可以作为装饰挂件长期佩戴,而不必刻意在水中活动中才临时携带。当儿童遇到溺水等意外险情时,本实用新型的充气阀组件能够及时自动或者手动响应,将储气罐内的气体快速即时充入橡胶圈内,一般几十秒内即完成充气,将溺水儿童的头部保持在水面之上,保障了儿童的生命安全,真正起到了“儿童护身符”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图中:1、橡胶圈;2、充气阀组件;3、储气罐;4、阀体;5、阀芯组件; 6、下弹簧;7、撞针;8、滑块槽环;9、滑块;10、箍圈;11、冲击轴;12、上弹簧;13、阀盖; 14、上腔体;15、下腔体;16、进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儿童用紧急救生项圈包括橡胶圈1与在紧急情况下对其进行充气的储气罐3组成,橡胶圈1与储气罐3之间采用充气阀组件2连接。橡胶圈1呈环形,由可充气膨胀的橡胶管制成,根据不同年龄的儿童可以设定不同的长度,以方便套在儿童的脖颈处。储气罐3内封装有压缩气体,可以选择空气、氧气、氢气、二氧化碳等常见无毒气体,储气罐3顶端罐口采用相对薄弱的可刺破材料或结构进行密封。橡胶圈1作为项圈可以使用多种颜色,储气罐3类似吊坠可以设计为中空的多种形状,以起到美观与装饰作用,从而使儿童乐于日常佩戴。
如图2、图3所示,充气阀组件2的阀体4为十字形四通结构,阀体4的左右两个通道口与橡胶圈1的两端密闭连接,阀体4的底部通道口与储气罐3的罐口密封连接,阀体4的顶部通道口设置有阀芯组件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彭庶哲,未经彭庶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9104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控制水箱
- 下一篇:一种船舶快速堵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