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泵的美容仪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90200.0 | 申请日: | 2015-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013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2 |
发明(设计)人: | 杨子明;杨柳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中和风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37/00 | 分类号: | A61M3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龙岗街道龙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美容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美容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泵的美容仪。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美容仪器林林种种,有的用于面部美容,有的用于美发,还用的用于身体护理。提供皮肤营养的化妆品,必须渗透到皮肤内才能发挥其效果。但是由于大部分皮肤的最外层表皮角质层和颗粒层的阻碍,不能渗透到表皮深处。由微针滚轮和把手组成的美容棒,使用时先将精华素等液体倒在手上或化妆棉上,再涂抹至需要保养的皮肤表层,然后用手握把手,让滚轮接触到皮肤,推动滚轮,滚轮上的微针与皮肤表层接触,帮助皮肤吸收精华素。但是这种美容棒的缺点在于使用时先将精华素等液体倒在手上或化妆棉面上,通常手上或化妆棉都会沾附大量的精华素,导致精华素的浪费。
鉴于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最新研究的带泵的美容仪以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能减少美容仪中精华素等美容液的损耗量,同时又能促进皮肤吸收营养液的带泵的美容仪。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泵的美容仪,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连接在一起后形成一空腔,所述第一壳 体上部设有美容按摩头,该美容按摩头延伸至所述空腔内,所述空腔内还固定设有出液泵,所述出液泵包括出液管、按压式泵体以及进液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带泵的美容仪的一种改进,所述美容按摩头包括呈圆环状的基体,在该基体的中央处设有一凸起,在基体上与凸起的同侧环绕着基体设有若干LED灯和电极。
作为本实用新型带泵的美容仪的一种改进,所述凸起呈一端封闭的圆柱体状,其封闭端的内壁贴有压电陶瓷片,该封闭端还设有一贯穿的出液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带泵的美容仪的一种改进,所述出液泵的出液管延伸至凸起上的出液孔,出液泵的进液管插入化妆品的液体瓶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带泵的美容仪的一种改进,所述按压式泵体包括一泵头,该泵头在按压机构作用时,其作上下往复运动,并最终将进入进液管中的液体从出液管中输出。
作为本实用新型带泵的美容仪的一种改进,所述按压机构包括第一、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枢接于第一、二壳体交界处的内侧壁,另一端枢接于第二连杆,第一连杆的主体抵接于泵头,第二连杆上设置有液压按键,该液压按键外露于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的另一侧部开口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带泵的美容仪最大优势在于:1)通过按压液压按键便可以将液体瓶中的化妆液挤出,并通过美容按摩头上的出液孔直接涂覆在需要保养的地方,减少了化妆液的损耗;2)美容按摩头具有超声波振动的功效,便于将化妆液直接导入皮肤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带泵的美容仪结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带泵的美容仪部分结构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带泵的美容仪部分结构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带泵的美容仪作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泵的美容仪100,包括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20,所述第一壳体10与第二壳体20连接在一起后形成一空腔30,所述第一壳体10上部设有美容按摩头40,该美容按摩头40延伸至所述空腔内,在该美容按摩头的下侧还设有控制面板50和显示面板,所述空腔30内还固定设有出液泵,所述出液泵包括出液管311、按压式泵体312以及进液管313。
第一壳体10与第二壳体20连接在一起形成的组合体的下端还连接有一大致呈圆柱体状的底筒11。所述底筒11与组合体可以采用卡环或螺丝或联接扣或这三种的任意组合连接在一起。
出液泵主要是通过按压泵体上的泵头314,使泵头314上下往复运动,并最终将进入进液管313中的液体从出液管311中输出。本实用新型带泵的美容仪100通过一按压机构使泵头上下往复运动,所述按压机构包括第一、二连杆(321、322),所述第一连杆321的一端枢接于第一、二壳体交界处的内侧壁,另一端枢接于第二连杆322,第一连杆321的主体抵接于泵头314,第二连杆322上设置有液压按键323,该液压按键323外露于第一壳体10与第二壳体20的另一侧部开口处。所述出液管311延伸至美容按摩头上的出液孔34,所述进液管313插入化妆品的液体瓶33中,所述液体瓶33收容于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形成的组合体和底筒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中和风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中和风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9020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十字型三通连接管
- 下一篇:一种便携式止血消毒棉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