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燃气电子点火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87768.7 | 申请日: | 2015-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381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1 |
发明(设计)人: | 黄月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月华 |
主分类号: | F23Q3/00 | 分类号: | F23Q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3000 安徽省蚌埠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气 电子 点火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与高压脉冲点火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燃气电子点火器。
背景技术
现在液化气、燃气热水器、燃气灶的点火器大多数采样压电方式点火,压电点火器的总成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是其显著的优点。但压电点火器在全新的状态时,一般点火效果很好,一旦压电点火器使用久了,油灰吸附较多后其使用效果就会大打折扣,有时需要多次打火才能点着燃气。另外,压电点火器与使用者的操作技巧、动作快慢很有关系,存在着因人而异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燃气电子点火器是将1.5V直流电通过高频振荡电路产生4000V以上的脉冲高压,高压通过尖端瞬间放电形成火花而完成电子点火过程。它可以很好的解决压电点火方式存在问题,也可杜绝因用火柴、打火机点火所带来的不方便和危险等缺陷。本实用新型无论是在一般家庭使用,还是在酒店、宾馆伙房里师傅们的使用,燃气电子点火器均表现出不俗的效果。操作方法与操作时间不会因人而异。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燃气电子点火器是一种结构简单,制作方便的电子点火器,可提供给燃气灶生产厂家设计之需。
以下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燃气电子点火器在实施过程中所涉及的必要的、关键性技术内容。
实用新型内容
发明目的及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燃气电子点火器是将1.5V直流电通过高频振荡电路产生4000V以上的脉冲高压,高压通过尖端瞬间放电形成火花而完成电子点火过程。它可以很好的解决压电点火方式存在问题,也可杜绝因用火柴、打火机点火所带来的不方便和危险等缺陷。本实用新型无论是在一般家庭使用,还是在酒店、宾馆伙房里师傅们的使用,燃气电子点火器均表现出不俗的效果。操作方法与操作时间不会因人而异。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燃气电子点火器是一种结构简单,制作方便的电子点火器,可提供给燃气灶生产厂家设计之需。
电路的工作原理:燃气电子点火器的电路由反馈式振荡器,升压器和高压放电机构组成。它由PNP型三极管VT1、高频变压器B的初级线圈L1、反馈线圈L2及电阻R1组成反馈式振荡器,通过按键开关AN接通1.5V直流电源后,PNP型三极管VT1便产生高频振荡,于是在高频变压器B的升压线圈L3感应出4000V以上高压脉冲,经点火机构放电实现燃气点火,按键开关AN接通约2秒种时间即可完成点火过程。
技术特征:燃气电子点火器,它包括1.5V直流电源、反馈式振荡器和高压放电机构,其特征在于:
反馈式振荡器:它由PNP型三极管VT1、高频振荡变压器B、电阻R1组成,PNP型三极管VT1采用的型号为3AX81,PNP型三极管VT1基极接反馈线圈L2的同名端,反馈线圈L2的异名端通过电阻R1接1.5V直流电源的负极,PNP型三极管VT1集电极接初级线圈L1的异名端,初级线圈L1的同名端接1.5V直流电源的负极,PNP型三极管VT1发射极接电路地GND;
高压放电机构:它由升压线圈L3、高压放电尖端和灶具金属外壳组成,升压线圈L3的一端接灶具金属外壳和电路地GND,升压线圈L3的另一端接高压放电尖端;
1.5V直流电源的正极通过按键开关AN接电路地GND,1.5V直流电源采用一节5号碱性电池。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一个燃气电子点火器的实施例电路工作原理图,附图中初级线圈L1、反馈线圈L2旁边标注的小黑点表示为线圈同名端。
具体实施方式
按照附图1所示的燃气电子点火器电路工作原理图和附图说明,并按照实用新型内容所述的各部分电路中元器件之间连接关系,以及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元器件技术参数要求和电路制作要点进行实施即可实现本实用新型,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相关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
元器件的技术参数及选择要求
VT1为PNP型三极管,采用3AX81锗三极管,以改善低电压下的压降特性,如使用NPN型三极管则压降较大,工作效率明显降低;
电阻R1的阻值为100~510Ω,功率≥1/4W;
DC采用一节5号碱性电池。
电路制作要点及电路调试
因燃气电子点火器的电路结构比较简单,一般情况下只要选用的电子元器件性能完好,并按照说明书附图1中的元器件连接关系进行焊接,物理连接线及焊接质量经过仔细检查正确无误后,本实用新型的电路不需要进行任何调试可正常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月华,未经黄月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8776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旋转电弧和气体明火双保险多功能打火机
- 下一篇:螺旋式双层保温金属排烟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