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平行打纬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86345.3 | 申请日: | 2015-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554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8 |
发明(设计)人: | 王益轩;韩斌斌;赵梅;高丹;陈荣荣;路超;梁瑜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D03D49/60 | 分类号: | D03D49/60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罗笛 |
地址: | 710048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平行 打纬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纺织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平行打纬机构。
背景技术
碳纤维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将其制成的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已在航空航天、交通运输、汽车工业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地应用,碳纤维制作的三维纺织复合材料具有厚度大、刚度大、质量轻、可撑开、可填充等优点,三维纺织复合材料可以采用机织、针织、编织和非织造的方式制造,此外,三维机织复合材料的性能较好,并且三维机织物可在传统设备、或稍加改造的设备上生产,且生产效率较高,因此三维机织物是三维纺织品中应用最有前景的。
碳纤维三维机织复合材料具有碳纤维连续铺层复合材料无可比拟的优点,碳纤维复丝是无捻长丝,刚度大,但抗剪切能力差,织造过程的摩擦和磨损是影响碳纤维织造效率和织物质量的关键因素,摩擦主要集中在棕眼和钢筘上,织机每一次开口综丝眼都会对碳纤维复丝形成切向摩擦,随着织造过程的持续,综丝眼也会对碳纤维复丝形成持续的纵向摩擦;钢筘对碳纤维的摩擦是最严重的,钢筘每次打纬的前后大幅摆动均会对碳纤维形成较大的损伤,主要体现在筘齿对碳纤维的刮毛、挂毛。
目前国内还未出现为碳纤维织造专门设计的综丝和钢筘,国外制作的综丝和钢筘的价格非常昂贵,限制了它们的推广使用,因此,为了提高碳纤维三维机织物的质量和生产效率,需要设计一种打纬机构,既减小对织物的磨损,又能保证织物被顺利地推向织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平行打纬机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摆动筘座打纬机构的筘齿对碳纤维刮毛和挂毛从而造成碳纤维损伤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平行打纬机构,包括钢筘,钢筘的两端对称设有传动机构,传动机构包括相互连动的正弦机构与导杆机构;
其中正弦机构包括齿轮a,齿轮a安装在齿轮轴a上,齿轮a的轮面上设有转轴,转轴上套接有滑块b,滑块b位于导槽内;
其中导杆机构包括齿轮b,齿轮b安装在齿轮轴b上,齿轮轴b与导杆铰接,导杆上套接有滑块a,滑块a与曲柄的一端铰接,曲柄的另一端与主轴铰接,主轴安装在齿轮b的齿面上;
其中齿轮a与齿轮b啮合。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还在于,
其中导槽通过连杆与钢筘的竖直边框连接。
其中齿轮a与齿轮b均为直齿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正弦机构与导杆机构之间的相互传动构成本装置的传动机构,同时将正弦机构与钢筘连接,使钢筘在打纬过程中实现匀速运动,可显著减少钢筘对纬纱的磨损,避免了刮毛、刮毛现象的产生,同时在织口时钢筘的加速度达到最大,有利于惯性打纬,将纬纱打紧,保证了织物被顺利推向织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平行打纬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平行打纬机构的安装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中,1.导槽,2.支架,3.导杆,4.曲柄,5.主轴,6.钢筘,7.齿轮轴a,8.齿轮a,9.齿轮轴b,10.滑块a,11.转轴,12.滑块b,13齿轮b,14.墙板a,15.墙板b,16.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一种平行打纬机构,如图1所示,包括钢筘6,钢筘6的两侧分别设有传动机构,传动机构包括正弦机构与导杆机构,正弦机构与导杆机构串联。
正弦机构包括齿轮a8,齿轮a8的中心设有齿轮轴a7,齿轮a8的轮面设有转轴11,转轴11上套接有滑块b12,滑块b12位于导槽1内。
正弦机构中的导槽1通过连杆16与钢筘6连接,连杆16上还设有支架2。
导杆机构包括齿轮b13,齿轮b13的中心轴设有齿轮轴b9,齿轮轴9上连接有导杆3,导杆3上设有滑块a10,滑块a10与曲柄4连接,曲柄4通过主轴5固定在齿轮b13的齿面上。
正弦机构与导杆机构通过齿轮a8与齿轮b13的啮合进行连接。
齿轮a8与齿轮b13均为直齿轮,直齿轮既能满足使用要求又便于加工。
本实用新型在织机上使用时,如图2所示,将本装置通过连杆16上的支架2固定在由墙板a14和墙板b15构成的框架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工程大学,未经西安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8634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