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压电扬声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86277.0 | 申请日: | 2015-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502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0 |
发明(设计)人: | 崔龙浩;杨鑫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17/00 | 分类号: | H04R17/00 |
代理公司: | 潍坊正信专利事务所 37216 | 代理人: | 李娜娟 |
地址: | 261031 山东省潍***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电 扬声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声产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压电扬声器。
背景技术
压电扬声器是一种通过逆压电效应来实现电能-机械能-声能转换的电声器件,其与传统的电声器件相比具有轻、薄、防水的优点,同时因其没有磁铁组件,故其抗电磁干扰能力强,由于压电扬声器具有上述优点,使得其在电声领域被快速的推广,被大量的应用到手机、多媒体播放器和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上。
现有的压电扬声器通常包括上盖和下盖,上盖上设有出声孔,上盖和下盖围成的空间内固定有振膜,振膜上粘贴有压电片。当给压电片输入音频电信号时,压电片会根据电信号的大小和方向产生弯曲振动,从而带动振膜产生与输入音频信号强度和频率相对应的弯曲振动来策动空气发声。压电扬声器虽然具有上述的多种优点,但其与传统的电声器件相比仍存在以下不足:
一、谐波失真总体较高,音质较差;
二、声音比较尖锐,性能曲线非常不平滑;
三、振动时压电片易与上盖和下盖发生碰撞,易导致压电片发生破碎,严重的影响了压电扬声器的使用寿命;
四、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压电扬声器,此压电扬声器失真度低,性能曲线平滑,压电片不会与上盖和下盖发生碰撞,使用寿命长,成本低。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压电扬声器,包括结合在一起的上盖和下盖,所述上盖与所述下盖之间设有振膜,所述振膜的一侧粘贴有压电片,所述上盖和所述下盖均为中空的边框结构,所述振膜的边缘部固定在所述上盖与所述下盖之间,所述压电片粘贴在所述振膜靠近所述下盖的一侧,所述振膜的边缘部与所述下盖之间设有环形的垫片,所述垫片环绕在所述压电片的外周。
其中,所述压电扬声器还包括用于电连接所述压电片与外部电路的FPCB,所述FPCB固定在所述压电扬声器的边缘部,所述下盖对应所述FPCB的位置设有用于避让所述FPCB的缺口。
其中,所述压电片由多层陶瓷片和三层金属电极间隔叠加而成。
其中,所述FPCB上设有两个导电电路,其中一个所述导电电路上设有一个电连接部和一个焊盘,另一个所述导电电路上设有两个电连接部和一焊盘;三个所述电连接部分别电连接三层所述金属电极,两个所述焊盘均电连接所述外部电路。
其中,所述压电扬声器为矩形结构,所述FPCB位于所述压电扬声器的一侧短边上。
其中,所述振膜为平面的片状结构。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由于本实用新型压电扬声器包括结合在一起的上盖和下盖,上盖与下盖之间设有振膜,振膜的一侧粘贴有压电片,上盖和下盖均为中空的边框结构,振膜的边缘部固定在上盖与下盖之间。将上盖和下盖均设计为中空的边框结构,大大的增加了声波向外辐射的面积,声波向外辐射的阻力减小,因此本实用新型压电扬声器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一、有效的降低了谐波失真,提高了声音质量;
二、声音尖锐程度降低,性能曲线较平滑;
三、压电片不会与上盖和下盖发生碰撞,大大降低了压电片发生破碎的机率,使用寿命长;
四、产品结构简单,重量轻;
五、当产品总体高度不变时,可增大振动空间;当振动空间不变时可减小产品的总体高度;
六、用料少,成本低。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压电扬声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压电扬声器失真严重,性能曲线不平滑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压电扬声器失真小,性能曲线平滑,且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压电扬声器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组合图-上盖在上;
图3是图1的组合图-下盖在上;
图4是图2的A-A线剖视图;
图5是图4的B部放大图;
图中:10、上盖,20、振膜,30、压电片,40、垫片,50、FPCB,52、焊盘,54、电连接部,56、第一导电电路,58、第二导电电路,60、下盖,62、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本说明书中定义压电扬声器出声的方向为上,相反的方向为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8627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字同频同播对讲系统
- 下一篇:声学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