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竹材避震自行车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85354.0 | 申请日: | 2015-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156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24 |
发明(设计)人: | 封冰;姚江;王桢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B62K21/02 | 分类号: | B62K21/02;B62J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张建纲 |
地址: | 21300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竹材 自行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领域,尤其是一种竹材避震自行车。
背景技术
现有自行车的减震方式基本都是物理结构避震,这种避震方式结构复杂、成本高,容易出现故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提供一种竹材避震自行车,使用竹子作为自行车避震材料,结构简单、强度高,同时还有很好的弹性,成本较低。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竹材避震自行车,包括金属车头、大梁、后插、座垫、前轮及后轮,所述座垫通过弧形竹片设置在大梁上,弧形竹片两端可分别沿大梁滑动,所述车头通过U形竹片与前轮固定连接。
所述后插与大梁插接,取消载物架,后插与大梁连为一体,增加大梁的长度,以适应座垫与弧形竹片的位置,同时为弧形竹片的滑动提供足够的长度。
为了保证弧形竹片的强度,所述弧形竹片两端分别固定有金属片,所述大梁两端分别设置有滑轨,弧形竹片通过金属片沿滑轨滑动。
为了防止弧形竹片左右晃动,所述滑轨上设置有滑台,所述金属片上开设有卡槽,两金属片分别通过卡槽沿滑台滑动。同时,为了保证弧形竹片弹动时有足够的空间,在卡槽顶端预留孔。
所述座垫通过金属座固定在弧形竹片中部,弧形竹片穿过金属座,固定牢固。
所述U形竹片的开口端与前轮的轮轴两端固定连接,U形竹片的封闭端与车头底端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竹材避震自行车使用自然的可再生竹材取代部分传统的自行车避震材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节省资源保护环境;
(2)竹材避震是利用了材料的物理属性,简单直接,相比较传统的结构避震具有易更换好保养的优点;
(3)弧形竹片和U形竹片制作简单,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竹材避震自行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竹材避震自行车的大梁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竹材避震自行车的前轮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所示,一种竹材避震自行车,包括金属车头1、大梁2、后插3、座垫4、前轮5及后轮6,所述座垫4通过弧形竹片7设置在大梁2上,弧形竹片7两端可分别沿大梁2滑动,所述车头1通过U形竹片8与前轮5固定连接。
该竹材避震自行车是利用竹子的材料特性,同时对传统的车架结构进行合理的改造,既可以起到避震作用,同时还可以保证车架的强度。改变了传统车架的形式,取消载物架,后插3与大梁2连为一体,增加大梁2的长度,以适应座垫4与弧形竹片7的位置,同时为弧形竹片7的滑动提供足够的长度。
自行车大梁2采用滑轨式设计,同时限定了弧形竹片7滑动的距离以及位置。为了保证弧形竹片7的强度,如图2所示,所述弧形竹片7两端分别通过螺钉固定有金属片9,所述大梁2两端分别设置有滑轨,弧形竹片7通过金属片9沿滑轨滑动。为了防止弧形竹片7左右晃动,所述滑轨上设置有滑台10,所述金属片9上开设有卡槽,两金属片9分别通过卡槽沿滑台10滑动。同时,为了保证弧形竹片7弹动时有足够的空间,在卡槽顶端预留孔。
所述座垫4通过金属座固定在弧形竹片7中部,弧形竹片7穿过金属座,并用螺钉固定。
自行车车头1采用U形竹片8避震,如图3所示,所述U形竹片8的开口端与前轮5的轮轴两端固定连接,U形竹片8的封闭端与车头1底端固定连接。把U形竹片8顶端打孔穿在两根金属杆11上,利用U形竹片8纵向的弹性与横向的强度实现车头1避震。U形竹片8同样通过螺钉与车头1连接。
自行车避震强度是通过选择不同的竹材品种,采用不同的竹片厚度以及采用不同的竹片数量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竹材避震自行车使用自然的可再生竹材取代部分传统的自行车避震材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节省资源保护环境;
(2)竹材避震是利用了材料的物理属性,简单直接,相比较传统的结构避震具有易更换好保养的优点;
(3)弧形竹片7和U形竹片8制作简单,成本较低。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理工学院;,未经江苏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8535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把可调节的自行车
- 下一篇:六联杆快捷折叠式便携自行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