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制冷压缩机吸气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82539.6 | 申请日: | 2015-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466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16 |
发明(设计)人: | 杨峰;毕义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加西贝拉压缩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C29/12 | 分类号: | F04C29/12;F04C29/06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林宝堂 |
地址: | 314006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冷 压缩机 吸气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应用于全封闭制冷压缩机的吸气结构,具体地说是从压缩机吸气管到吸气阀片之间的气流管路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制冷性能和噪声水平是衡量全封闭制冷压缩机性能的两个重要指标。合理的压缩机吸气结构设计,包括吸气消声器、波纹管等能很好地降低压缩机吸气时产生的噪声,对阀片拍打阀座的噪声也能起到很好的消声效果。但另一方面,采用吸气消声器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制冷剂吸气口的流动损失,降低压缩机的整体性能。因此,设计合理的压缩机吸气结构,有助于提高压缩机整体性能,降低压缩机的噪声水平。现有全封闭制冷压缩机内吸气结构设计都是基于降噪目的,即全封闭制冷压缩机吸气结构的设计、改进都以降低压缩机噪声为目标,在降低压缩机噪声的前提下减少流动损失,让制冷压缩机制冷量损失尽可能少,COP下降尽可能低。根据这种理念设计完成的压缩机吸气结构对压缩机制冷性能有限制作用,不能有效地提高压缩机制冷性能,很难满足高效压缩机的开发研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同时具备降噪减震作用和稳定的吸气增压效应的制冷压缩机吸气结构,可大幅提升制冷压缩机制冷性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一种制冷压缩机吸气结构为压缩机壳体吸气管到压缩机吸气阀片间的连接结构,包括吸气消声器和波纹管,所述波纹管连接在所述吸气消声器上或与所述吸气消声器线接触,所述吸气消声器包括吸气管路一、扩张腔、吸气管路二、封闭吸气管路和/或共振腔,所述吸气管路一、扩张腔与吸气管路二串联连接在一起,所述封闭吸气管路和/或所述共振腔分别与吸气管路相连接,所述共振腔和/或所述封闭吸气管路各自空腔结构的第一阶共振频率均在80~210Hz之间,由压缩机工作频率确定的吸气结构的空腔第一、第二阶共振频率在45~160Hz之间。
上述一种制冷压缩机吸气结构,所述各吸气管路为直管、弯管、可变截面管路或螺旋管路,或者由上述形状管路组合而成。
上述一种制冷压缩机吸气结构,所述共振腔和扩张腔为规则或者不规则体积空间。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在压缩机壳体内部的活塞—气缸组件的压缩作用下,将压缩机壳体上吸气管从压缩机外部吸入的制冷剂,通过本实用新型压缩机吸气结构在压缩作用下通过排气结构朝设置在压缩机壳体外部的冷凝器的方向射出。它能够提高压缩机每个周期吸入的制冷剂量,提高能效比,并降低压缩机噪声。因而,本实用新型在具备降噪减震作用的同时,具备了稳定的吸气增压效应,可大幅提升制冷压缩机制冷性能。此外,本实用新型吸气结构能够可靠、稳定地在具体工艺上予以实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制冷压缩机吸气结构的设计原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制冷压缩机吸气结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设计原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制冷压缩机吸气结构第三种实施方式的设计原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吸气结构中吸气消声器-波纹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制冷压缩机吸气结构为从壳体吸气管2到吸气阀片11与压缩机气缸1之间的连接结构,包括波纹管4与吸气消声器10。波纹管4连接在壳体3上与吸气消声器10线接触,或者波纹管4连接在吸气消声器10上与壳体3线接触。吸气消声器10包括吸气管路一5、扩张腔6、吸气管路二7、封闭吸气管路9和共振腔8。吸气管路一5、扩张腔6与吸气管路二7串联连接在一起。封闭吸气管路9和共振腔8分别与吸气管路7相连接。通过调整优化吸气结构各部分的结构尺寸,确保在制冷压缩机工质下,封闭吸气管路9和共振腔8的空腔结构的第一阶共振频率在80~210Hz之间,由压缩机工作频率确定的吸气结构的空腔第一阶共振频率在45-~160Hz之间。由于制冷压缩机内部空间限制,吸气管路一5、吸气管路二7和封闭吸气管路9三者均很难做成理想直管,共振腔8和扩张腔6也难做成规则的体积空间。因此,吸气管路一5、吸气管路二7和封闭吸气管路9均可是直管、弯管、可变截面管路或螺旋管路等单一结构,也可由上述形状管路组合而成;共振腔8和扩张腔6可为规则或者不规则体积空间。上述结构具有吸气增压效应。
图2显示了本实用新型吸气结构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在这种方式中,由于空间的限制,去除了共振腔8,保留了吸气管路一5、扩张腔6、吸气管路二7和封闭吸气管路9,由其组成吸气消声器10。封闭吸气管路9的空腔结构的第一阶共振频率在80~210Hz之间,吸气结构的空腔第一阶共振频率在45~160Hz之间。
图3显示了本实用新型吸气结构的第三种实施方式。在这种方式中,由于空间的限制,去除了封闭吸气管路9,保留了吸气管路一5、扩张腔6、吸气管路二7和共振腔8,由其组成吸气消声器10。共振腔8的空腔结构的第一阶共振频率在80-210Hz之间,吸气结构的空腔第一阶共振频率在45~160Hz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加西贝拉压缩机有限公司,未经加西贝拉压缩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8253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大功率轴向剖分双吸两级泵
- 下一篇:压缩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