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内胆及电饭煲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80902.0 | 申请日: | 2015-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277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1 |
发明(设计)人: | 徐腾飞;吴培洪;尹逊兰;冯红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36/00 | 分类号: | A47J36/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友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3 | 代理人: | 尚志峰;汪海屏 |
地址: | 528311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胆 电饭煲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烹饪器具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内胆及具有该内胆的电饭煲。
背景技术
目前,电饭煲的内锅主要作用为盛装食物,以及对内锅中的食物进行加热,而现有电饭煲的内锅的各个部位的厚度是均匀的,该结构虽然较为简单,但是,在满足产品对食物的盛装要求和加热要求的前提下,一方面,该结构的设置增加了内锅的耗材,从而导致产品的成本增加,同时,也使得产品的重量增加,造成产品的日常使用极不方便,从而降低了产品的使用舒适度;另一方面,内锅上的热量传导是由内锅的底板向内锅的锅壁传递,对于厚度均匀分布的内锅而言,其在上下方向上的导热速率相同,从而导致内锅的最高水位线以上部分的热量较多,该部分热量对食物的加热效率较低,从而相对降低了产品的加热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耗材量少,且加热效率高的内胆。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内胆的电饭煲。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内胆,包括:侧壁;边沿,所述边沿与所述侧壁的上端固定连接;弧形壁,所述弧形壁与所述侧壁的下端相连接;和底板,所述底板与所述弧形壁的下端固定连接;其中,所述底板的厚度和所述弧形壁的厚度均大于所述侧壁的厚度,所述侧壁的内壁面上设置有最高水位线,所述弧形壁的内壁面上设置有最低水位线。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内胆,设置底板的厚度和弧形壁的厚度均大于侧壁的厚度,一方面,在满足产品使用强度要求的同时,相对降低了侧壁处的耗材量,从而降低了产品的生产成本;另一方面,由于内胆上的热量主要集中于底板上,并向弧形壁和侧壁处逐渐减少,故而,该结构的设置减少了内胆侧壁的横截面积,从而降低了热量从弧形壁传递到侧壁上传导速率,从而减少了传递到侧壁上的热量,即降低了产品的热量损失,使热量集中分布于底板和弧形壁上。
此外,用户一般以水位线作为内胆中添加食物(如米水)量的衡量标准,即内胆内中食物的量一般在最高水位线与最低水位线之间,本方案结合热量在侧壁和弧形壁上的分布情况,以对最高水位线和最低水位线的位置进行设置,即使内胆中的食物主要集中在内胆中热量的聚集部位,从而,在降低产品成本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提高对内胆中食物的加热效率,进而降低了烹饪过程中的能耗。
具体而言,现有电饭煲的内锅的各个部位的厚度是均匀的,这增加了产品的耗材量,从而导致产品的成本增加,而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内胆,设置底板的厚度和弧形壁的厚度均大于侧壁的厚度,从而相对降低了侧壁处的耗材量,进而降低了产品的生产成本;同时,该结构结合内胆上热量由下至上的传递路径,通过减薄侧壁的厚度,从而减少传递到侧壁上的热量,即降低了产品的热量损失,使热量集中分布于底板和弧形壁上,以对内胆中的食物加热,从而提高了产品对食物的加热效率,降低了产品的能耗。
该结构的设置使得内胆上最低水位线至最高水位线之间的热量分布更为均匀,从而进一步提高了产品对食物的加热均匀性,使产品更具市场竞争力。
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中的内胆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内胆的高度为H,所述弧形壁的高度为h;1/3H≤h≤2/3H。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内胆的高度为H,所述弧形壁的高度为h;h=1/2H。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边沿、所述弧形壁和所述底板的厚度为2mm-7mm。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边沿、所述弧形壁和所述底板的厚度为3mm。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侧壁的厚度与所述底板的厚度的比为0.5~0.8。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侧壁的厚度与所述底板的厚度的比为0.67。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侧壁的外壁面与所述弧形壁的外壁面的连接处为圆弧过渡,和/或,所述侧壁的内壁面与所述弧形壁的内壁面的连接处为圆弧过渡。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边沿的厚度大于所述侧壁的厚度。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饭煲,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内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8090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