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脊髓手术的超细吸引器头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79251.3 | 申请日: | 2015-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687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15 |
发明(设计)人: | 王举磊;耿捷;秦怀洲;张治国;王首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世誉鑫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8 | 代理人: | 郭官厚 |
地址: | 710000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脊髓 手术 吸引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吸引装置,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脊髓手术的超细吸引器头。
背景技术
目前进行脊髓病变手术时用的吸引器为钢制,内径约2-3mm,但对于髓内病变来说,仍较粗,因为一是脊髓本身较细,体积小,二是手术在显微镜下已经放大很多倍,所以设计一种内径1.0mm的更细吸引器头。如单纯将管径变细,这样吸引器前端会太锐利,手术操作时会增大吸引器对脊髓的损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脊髓手术的超细吸引器头,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脊髓手术的超细吸引器头,包括吸引管、通条及硅胶头套,所述通条用于疏通吸引管,所述硅胶头套安装在吸引管一端,所述吸引管设置有软管接头、手柄及减压孔,所述硅胶头套的一端为六十度斜坡,所述减压孔设置在手柄处。
作为优选,所述吸引管为不锈钢管。
作为优选,所述吸引管的内经为1.0mm。
作为优选,所述硅胶头套的长度为4mm。
作为优选,所述软管接头直径为10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该用于脊髓手术的超细吸引器头,其吸引管内径更细仅有1.0mm,在吸引管前端安装硅胶头,套手术操作时能最大程度的减少吸引管对脊髓的损伤,在需要用吸引管进行切割操作时,可以将硅胶头套取下,使得手术更细致,创伤更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通条示意图;
图中:1、吸引管,2、软管接头,3、手柄,4、减压孔,5、硅胶头套,6、通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阐述。
一种用于脊髓手术的超细吸引器头,包括吸引管1、通条6及硅胶头套5,所述通条6在吸引管1堵塞时插入吸引管1内,用于疏通吸引管1,所述硅胶头套5安装在吸引管1的一端,所述吸引管1为不锈钢管,所述吸引管1的内经为1.0mm,所述吸引管1设置有软管接头2、手柄3及减压孔4,所述软管接头直径为10mm,起到连接真空吸引器软管及密闭封软管的作用;所述硅胶头套5的一端为六十度斜坡,所述硅胶头套5的长度为4mm,在吸引管1前端安装硅胶头套5,手术操作时能最大程度的减少吸引管对脊髓的损伤,在需要用吸引管1进行切割操作时,可以将硅胶头套5取下;所述减压孔4设置在手柄3处,减压孔4用于泄压、控制吸引管1内部压力。
以上实施例仅为介绍本发明的优选案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范围内所进行的任何显而易见的变化和改进,都应被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7925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