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反复使用的充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78205.1 | 申请日: | 2015-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113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2 |
发明(设计)人: | 包牧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包牧人 |
主分类号: | F17C1/00 | 分类号: | F17C1/00;F17C13/00;F17C1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合德专利事务所 11244 | 代理人: | 李本源 |
地址: | 100029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反复 使用 充气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气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可反复使用的充气装置。
背景技术
在社会生活中,经常会遇到需要充气的特殊情况,此时,就需要用到能够进行即时充气的装置。就目前而言,一般的充气装置使用钢瓶储气,使用储气钢瓶给需要充气的设备充气。而现在储气钢瓶的瓶口都是用焊接封口的,这种封口的方法就限制了储气钢瓶只能作为一次性的使用,使得焊接封口的钢瓶造价高,还浪费材料,用完一次就不能再使用了;并且对钢瓶充气比较麻烦,使用该钢瓶为其它设备充气需要打开焊接的瓶口,使用起来也很不方便。为此,市场上迫切需要一种可反复使用的充气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针对现在技术中使用焊接钢瓶作为充气装置,只能一次性使用,造价高,使用不方便的现状,提供一种可反复使用的充气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反复使用的充气装置,它包括输气装置、壳体、钢瓶和钢瓶升降装置,所述输气装置设置在壳体顶部开口处,输气装置包括罩体、导气管和顶针,所述罩体套装在钢瓶瓶口上,并与钢瓶瓶口之间形成充气仓,罩体上还设有通孔,所述导气管穿过通孔与充气仓连通,所述顶针插装在罩体内;
所述钢瓶的瓶口内设有出气口,在出气口内安装有气门芯,所述气门芯内设有气门芯开关,并且气门芯开关同轴设置在顶针的正下方,顶针可以伸缩地触动气门芯开关开启或关闭;
所述钢瓶升降装置设置在壳体底部,用于驱动钢瓶上升或下降,进而使钢瓶瓶口与罩体进行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罩体内设有顶针弹簧腔,所述顶针弹簧腔内安装有顶针弹簧,顶针弹簧一端连接顶针,另一端连接在顶针弹簧腔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导气管上设有导气管阀门。
进一步地,所述钢瓶升降装置包括内底座、推杆和推杆弹簧,所述内底座设置在壳体内,所述推杆弹簧一端连接内底座底部,推杆弹簧另一端连接在壳体底面上,所述推杆穿过壳体与内底座连接,通过推杆的伸缩调节内底座的升降。
进一步地,所述钢瓶瓶口上设有环形的护套。
进一步地,所述出气口内设有螺纹,气门芯螺装在出气口内。
进一步地,罩体上还安装有顶针帽,所述顶针帽扣装在顶针上,并且顶针帽底部密封安装在罩体上。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侧壁设有开口,通过该开口可以将钢瓶置入壳体内。
进一步地,所述罩体通过密封垫与钢瓶瓶口进行密封套装。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产生的技术效果有:本产品在钢瓶的瓶口出气口中安装了气门芯,通过该气门芯的开与关能反复实现充气装置中钢瓶对外充气、外部设备给钢瓶充气的功能,由此,该装置能反复使用,而不是一次性使用,降低了钢瓶的成本,减少了浪费;并且顶开钢瓶的气门芯开关就能给外部设备充气,使用起来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钢瓶结构示意图;
图3是输气装置结构示意图;
其中:1、输气装置,2、壳体,3、钢瓶,4、钢瓶升降装置,11、罩体,12、导气管,13、顶针,14、充气仓,15、顶针弹簧,16、顶针帽,17、导气管阀门,18、顶针弹簧腔,19、密封垫, 31、钢瓶瓶口,32、出气口,33、气门芯,34、气门芯开关,35、护套,41、内底座,42、推杆,43、推杆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可反复使用的充气装置,包括输气装置1、壳体2,钢瓶3和钢瓶升降装置4。
输气装置1设置在壳体2的顶部开口处,在壳体2的侧面设有开口,通过壳体2的侧面开口可以将钢瓶3置入到壳体2内,壳体2的底部安装有内底座41,在内底座41上可以搁放钢瓶3。所述钢瓶升降装置的内底座41与穿过壳体2的推杆42相连,在推杆42内安装有弹簧。
上述推杆42为管状,壳体2底部设有环形通孔,推杆42穿过环形通孔与内底座41连接为一体,并且通过推拉推杆可以升降内底座,从而升降内底座上的钢瓶。在推杆管腔内设有弹簧,弹簧一端连接着内底座,另一端连接在壳体底座上。由此,在不受外力作用时,由于内部弹簧的作用,内底座41及推杆42能自行复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包牧人,未经包牧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7820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移动照明灯
- 下一篇:一种安全光栅的光线收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