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空调吸尘管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77830.4 | 申请日: | 2015-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107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24 |
发明(设计)人: | 姜维雁 | 申请(专利权)人: | 姜维雁 |
主分类号: | A47L9/24 | 分类号: | A47L9/24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调 吸尘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室内机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空调吸尘管。
背景技术
空调室内机内设有滤网以过滤空气中的灰尘、污物等,因此人们应当定期清洗滤网以避免滤网堵塞和保证过滤效果。现有的空调室内机在清洗时主要是人工手动清理,比较费时费力。因此,目前空调生产企业已经尝试开发具有自动除尘功能的室内机,其原理与吸尘器相当,即在空调室内机内设置吸尘器的吸尘管,通过控制吸尘管在滤网表面运动,将滤网上的尘埃去除。由于空调室内机内空间有限,而滤网面积较大,即吸尘管的运动范围也大,因此要求吸尘管具有良好的弯曲性能,同时弯曲时亦不能堵塞。然而现有的管材要么弯曲性能差,要么弯曲时易堵塞,均难以满足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便捷,方便生产,保证质量的空调吸尘管。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空调吸尘管,其包括管体及加强筋,所述加强筋呈螺旋线状布设在所述管体外侧壁上,所述加强筋的螺旋线节距为7~15m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强筋的螺旋线节距为13m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强筋的截面为半椭圆状构造。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强筋的截面底边长为1.8~5.0m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强筋的截面高度为1.2~4.5m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强筋为硬质塑胶材质构造。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管体为弹性塑胶材质构造。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管体壁厚为0.10~0.5mm。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空调吸尘管通过在管体的外侧壁布设螺旋状构造的加强筋,同时配合加强筋的7~15mm的螺旋线节距,有效地阻碍了管体在弯折状态下的形变强度,使得管体在弯折过程中不会因过度弯折造成管体的通道被堵塞。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空调吸尘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空调吸尘管的结构剖视图;
图3为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空调吸尘管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空调吸尘管包括管体10及加强筋20,所述管体10为弹性塑胶材质构造,所述管体10壁厚为0.10~0.5mm,以方便管体10弯折变化,有利于产品的灵活使用;所述加强筋20呈螺旋线状布设在所述管体10外侧壁上,所述加强筋20硬度比管体10硬度稍大,所述加强筋20为硬质塑胶材质构造,所述加强筋20是在热融合状态下附着在所述管体10外侧壁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强筋20的螺旋线节距为7~15mm,较佳地,所述加强筋20的螺旋线节距为13mm,使得管体10在弯曲过程中受到加强筋20的阻碍而降低形变力度,保证管体10在极度弯曲状态下仍然处于导通状态,因此能满足空调机吸尘正常使用;同时,避免因加强筋20的螺旋线节距太小造成加强筋20在管体10上布设太密,进而影响管体10的正常弯曲而无法使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强筋20的截面为半椭圆状构造,以使得加强筋20在制造过程中更节省材料;所述加强筋20的截面底边长为1.8~5.0mm,保证加强筋20能平稳附着在管体10外侧壁上,使得加强筋20在管体10弯折过程中有效对管体10的形变状态进行缓冲。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强筋20的截面高度为1.2~4.5mm,使得加强筋20凸出管体10外侧壁表面的高度不会太高,有效降低了产品在制造中的成本,同时保证了产品的抗压性能;具体地,在常温下对产品作用185N的下压力时,本实用新型的扁平率达到35%以上。
本实用新型具体使用时,将其安装在吸尘器的主机上,位置固定不变,另一端则安装在活动头上,活动头在吸尘器主机电机的驱动下沿空调机过滤网表面运行,拖动管体10运动,此时管体10会发生弯曲,而且弯曲的位置随着使用者的移动而不断地变化着,在加强筋20的阻碍下,管体10不会被折扁,同时,在吸尘过程中,管体10不会发生堵塞现象,从而自动将过滤网上的灰尘等取出,达到自动吸尘的目的。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空调吸尘管通过在管体10的外侧壁布设螺旋状构造的加强筋20,同时配合加强筋20的7~15mm的螺旋线节距,有效地阻碍了管体10在弯折状态下的形变强度,使得管体10在弯折过程中不会因过度弯折造成管体10的通道被堵塞。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姜维雁;,未经姜维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7783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