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交互式清洁用电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77229.5 | 申请日: | 2015-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917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0 |
发明(设计)人: | 顾欣媛;黎晓;尹丽娟;康文博;谭郎峰;曾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电力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J3/00 | 分类号: | H02J3/00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102206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交互式 清洁 用电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电系统,尤其涉及一种交互式清洁用电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有7个城市空气污染为世界之最。中国一度成为污染物排放超级大国,成为全球节能减排的众矢之的。我们必须反思生态与能源之间的延续性发展问题,理性承担能源危机责任,充分认识到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能源的使用状况,建立强烈的节能减排意识,全名共同参与实施节能减排系统工程。在全民参与节能减排的环境下,建立个人用电碳排放指标将作为重要的一个环节。但是目前用电碳排放的计量普遍采用简单乘积计算方法,即用单位电量的平均碳排放与用电量乘积作为总的碳排放量。由于火电、水电、风电与核电单位电量产生的碳排放有很大的差异。在负载端,想要相对精确地计算出负载用电的碳排放量,就必须知道负载消耗的各种类型发电方式发出电能的比例,所以这种方案的误差比较大,不能精准的计算,耗费资源。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中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交互式清洁用电系统。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交互式清洁用电系统,它由碳表、电表、集中器和主站组成,碳表由MCU主控模块、LCD显示屏、存储模块、轮显按键、通信模块和电源模块构成;
MCU主控模块通过SPI总线分别与LCD显示屏和通信模块相连接,通过电线 分别与轮显按键和电源模块相连接;
存储模块通过IC总线与MCU主控模块相连接;
电源模块通过电线与通信模块相连接;
集中器通过电线分别与电表和主站相连接;
碳表通过内部的通信模块与集中器相连接;碳表安置在室内。
主站安置在供电单位,主站为供电方服务器。
本实用新型基于电力系统源流路径剖分理论的碳排放计量方案,并将其作为软件嵌入电表系统,充分考虑电能碳排放量的各方面影响因素,设计出交互式清洁用电系统,用以精确计算电用户用电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使得用户端能够清楚的量化电用户碳排放量,没有误差,方便对自己的用电行为进行优化,通过碳排放量建立起节能减排身体力行的指标,更加科学用电的同时节省了资源。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系统组成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工作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它由碳表、电表、集中器和主站组成,碳表由MCU主控模块、LCD显示屏、存储模块、轮显按键、通信模块和电源模块构成;
MCU主控模块通过SPI总线分别与LCD显示屏和通信模块相连接,通过电线分别与轮显按键和电源模块相连接;
存储模块通过IC总线与MCU主控模块相连接;
电源模块通过电线与通信模块相连接;
集中器通过电线分别与电表和主站相连接;
碳表通过内部的通信模块与集中器相连接;碳表安置在室内。
本实用新型碳表布置在用户室内,实现发送碳排放量,电费余额,停电通知等用电信息。采用RS485或无线方式通过碳表通信模块连接集中器,进行用电数据信息采集;采集电用户用电信息并存储于IC总线连接的存储模块。MCU主控模块根据轮显按键输入的查询指令调用存储模块中的存储数据通过SPI总线传输显示于LCD屏。主站为搭载专业软件的供电方服务器,完成对地区网络拓扑参数和碳排放系数的设置、节点碳势分布的计算、信息交换等多种功能。集中器可以实现信号从电表到集中器的单向传输,集中器与主站间信号双向传输,集中器与碳表通信模块间信号双向传输。
本实用新型的系统在工作时,首先通过供电单位主站设置网络线路参数和网络节点参数以计算该地区功率分布。然后结合功率分布和系统从电表自动采集的电能数据,通过主站内置算法精确计算碳排放,将处理结果通过通信模块以报文形式发送至集中器。最后通过无线通信或载波通信将数据传送给置于用户室内的碳表,显示碳排放等用电相关信息。另外,主站可发送预期供电安排,以通知形式显示于碳表。
本实用新型基于电力系统源流路径剖分理论的碳排放计量方案,并将其作为软件嵌入系统主站,充分考虑电能碳排放量的各方面影响因素,设计出交互式清洁用电系统,用以精确计算用户所用电能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提高用户对用电清洁性和经济性的辨识度。用户可以此为据对自己的用电行为进行优化,通过碳排放量建立起节能减排身体力行的指标,更加科学用电的同时节省了资源。
上述实施方式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电力大学;,未经华北电力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7722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谐振式限流系统
- 下一篇:家庭客户设备防雷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