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轨道交通照明自动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76055.0 | 申请日: | 2015-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504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0 |
发明(设计)人: | 王保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瑞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7/02 | 分类号: | H05B37/02 |
代理公司: | 长春市吉利专利事务所 22206 | 代理人: | 李晓莉 |
地址: | 130052 吉林省长春市高新北区盛***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轨道交通 照明 自动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交通运输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到一种轨道交通照明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轨道交通照明控制系统都是采用人为控制,由列车工作人员对车厢内亮度进行判断并决定照明灯的开闭。这种照明控制方式对实时亮度变化不能及时做出反应,使得车灯经常处于长时间的运行状态或是不能及时开启,造成了能源的浪费也降低了乘客乘车的舒适度。不科学的列车车厢内照明系统节能方法造成车内照明设备损耗加剧,设备寿命严重缩短。出于节约电能的考虑,轨道交通车辆的车内照明灯实行人为控制制度,即在天气晴好,车辆内部光线充足的情况下(以列车司机视觉感受为准),由列车司机负责关闭车厢内所有普通照明灯(应急照明灯除外),光线比较差时(以列车司机视觉感受为准),照明灯再全部打开。这种方法虽然可以节约一部分电能,但是由于天气始终是不断变化的,室内外光照强度也会随着天气的变化而不断变化。这就意味着,如果想要达到有效节约电能的目的,司机就必须随着天气的变化而不断地按动开关按钮。
这种操作的不利之处有以下几点:(1)频繁地关闭和启动日光灯会造成日光灯灯管损耗加剧,寿命严重缩短。(2)频繁地按动照明灯开关按钮会大大增加列车司机的劳动量,而且容易分散列车司机驾驶过程中的注意力,可能引起事故。(3)这种控制方法主观性太强,不能满足乘客对舒适度的要求,节能效率不高。显然这种照明控制方式已经不能满足铁路交通节能、舒适以及智能化的需求。
综上所述,在现有照明控制技术当中亟需要一种技术来解决此类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轨道交通照明自动控制系统,可以使轨道车厢内的照明控制方式实现智能化和节能化,提高了乘客乘车的舒适度的同时也减轻了列车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
一种轨道交通照明自动控制系统,其特征是:包括主控制器、光强采集模块、控制系统供电模块、模式选择开关组以及输入模块,所述主控制器的内部电路板上设置有微控制模块、信号传输模块、脉冲宽度调制驱动模块以及存储模块,所述光强采集模块与设置在主控制器内部的微控制模块通过信号传输模块连接;所述微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存储模块数据连接,且与脉冲宽度调制驱动模块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脉冲宽度调制驱动模块的信号输出端与设置在车厢内的LED照明灯连接;所述模式选择开关组包括自动模式开关、手动模式开关、应急模式开关以及故障模式开关,且与主控制器通过信号线连接;所述输入模块的输出端与主控制器内部的微控制模块连接。
所述光强采集模块包括光强采集模块Ⅰ和光强采集模块Ⅱ,所述光强采集模块Ⅰ和光强采集模块Ⅱ均设置有三个亮度传感器。
所述光强采集模块Ⅰ和光强采集模块Ⅱ分别设置在车厢首尾两端车灯下侧的对角端。
通过上述设计方案,本实用新型可以带来如下有益效果:一种轨道交通照明自动控制系统,可以使轨道车厢内的照明控制方式实现智能化和节能化,提高了乘客乘车的舒适度的同时也减轻了列车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主控制器电路中设置的存储模块可以用来存放微控制器模块中记录的数据,实现大容量存储,方便了后续工作人员进行数据统计与记录;光强采集模块设置在车厢首尾两端车灯下侧的对角端,并且每个光强采集模块有三个亮度传感器,可以全方位的感知周围环境亮度的变化,更全面的采集车厢内的照明亮度;通过主控制器电路中的微控制模块和脉冲宽度调制驱动模块实现了车厢内环境亮度的实时控制,避免了传统轨道交通照明控制系统的弊端,真正意义上的实现了轨道列车节能化、智能化和舒适化。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轨道交通照明自动控制系统在车厢内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轨道交通照明自动控制系统主控制器的原理示意框图。
图中1-主控制器、2-光强采集模块、201-光强采集模块Ⅰ、202-光强采集模块Ⅱ、3-LED照明灯、4-控制系统供电模块、5-模式选择开关组、6-微控制模块、7-信号传输模块、8-脉冲宽度调制驱动模块、9-存储模块、10-输入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瑞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吉林瑞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7605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LED灯寿命检测模块
- 下一篇:集照明和应急照明的一体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