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配干式计量炉炉槽套筒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75164.0 | 申请日: | 2015-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140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宋长勇;王红梅;臧志刚;田莉;张黎;李毅勇;胡昌斌;罗昌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昆明供电局 |
主分类号: | F27B17/02 | 分类号: | F27B17/02;G01K15/00 |
代理公司: | 昆明大百科专利事务所 53106 | 代理人: | 何健 |
地址: | 650011***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配干式 计量 炉炉槽 套筒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传热辅助转接工具。
背景技术
干式炉是目前最先进、最轻巧的恒温设备,被应用于温度测量元件的检测。但干式炉在使用中存在以下问题:1、干式炉炉子的传热介质是空气,传热速度慢。2、本体测温元件的直径比干式炉炉子孔径小很多,温度散失速度快。若用于温度测量元件的检测费工、费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配干式计量炉炉槽的套筒以实现用干式炉对温度测量元件的检测。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配干式计量炉炉槽套筒,其特征是,包括筒体,在筒体端面沿筒体轴心线并在同一圆弧线上分别开设有三个直径不同的测温孔,分别用于插不同直径的测温元件,其中在测温孔、测温孔上垂直于该测温孔向外又分别开有1个方便取套筒的小孔。
本实用新型三个直径不同的测温孔的圆心呈等圆弧角均匀分布。
本实用新型还设置有对称的U形钩子用于插入小孔将套筒从炉槽中取出;在U形钩子的两端头设有一个往外翻的钩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采用纯镍制作,美观、适用;只要将该套筒放入干式炉炉腔内,再将9.5mm、8.1mm、6.5mm直径的测温元件分别插入测温孔2A、3B、4C,该套筒就能实现导热,并减少干式炉炉腔与套筒、套筒与测温元件之间的空气量,使温度散失速度降为最低,实现测温元件的快速校验。为方便取套筒,在测温孔A2、测温孔B3上垂直于该测温孔向外又分别开有小孔5D、6 E。
本实用新型具有操作简单、方便实用等特点。它的使用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成本和人力开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为图2的P-P剖视图);
图2为图1的M-M剖视图;
图3为钩子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1,图2,一种配干式计量炉炉槽套筒,其特征是,包括筒体1,在筒体1)端面沿筒体轴心线并在同一圆弧线上分别开设有2A、3 B、4C三个直径不同的测温孔,分别用于插不同直径的测温元件,其中在测温孔2A、测温孔3B上垂直于该测温孔向外又分别开有1个方便取套筒的小孔5D、6 E。本实用新型2A、3 B、4 C三个直径不同的测温孔的圆心呈等圆弧角均匀分布。
见图3,本实用新型还设置有对称的U形钩子7用于插入小孔5D、6E将套筒从炉槽中取出;在U形钩子7的两端头设有一个往外翻的钩头7.1。
本实用新型工作方式为:将该套筒放入干式炉炉腔内,再将9.5mm、8.1mm、6.5mm直径的测温元件分别插入测温孔2A、3B、4 C该套筒就能实现导热,并减少干式炉炉腔与套筒、套筒与测温元件之间的空气量,使温度散失速度降为最低,实现测温元件的快速校验。用钩子7插入小孔5D、6E往上一提即可轻松将套筒从炉槽中取出。具有操作简单、方便实用等特点。它的使用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成本和人力开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昆明供电局,未经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昆明供电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7516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冲击导流冷却管的燃烧室罩帽
- 下一篇:一种振动均热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