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叉式快速锁定髓内针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75069.0 | 申请日: | 2015-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423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2 |
发明(设计)人: | 郭建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建平 |
主分类号: | A61B17/72 | 分类号: | A61B17/72 |
代理公司: | 吉林省长春市新时代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2204 | 代理人: | 石岱 |
地址: | 132000 吉林省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快速 锁定 髓内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中骨科内固定器材,具体的说是一种叉式快速锁定髓内针。
背景技术
髓内针是在骨科手术中用于对管状骨骨折部分进行内固定的专用医疗器械,现有的髓内针多用医用不锈钢材料或医用钛合金制成。
目前,用于内固定的髓内针由于结构因素存在一定的缺点和不足,具体表现在:使用现有髓内针固定骨折,无论是机械定位或磁导航等定位,都会存在定位不准,锁定孔找不到,反复定位透视,非常费时费力,这样给手术带来了难度,同时对骨折患者来说带来了痛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叉式快速锁定髓内针,该髓内针结构简单合理、定位和锁定容易,同时有利于远期骨折端挤压、利于骨折愈合。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该髓内针包括髓内针主体、设置在髓内针主体后端的封闭帽,用于前端的锁定钉、用于后端的全螺纹螺钉,所述髓内针主体的前端开有长锁定孔,所述髓内针主体的后端开有一个倾斜锁定孔。
所述的长锁定孔呈叉型结构,其长度是4-5厘米。
所述长锁定孔采用锁定钉锁定,倾斜锁定孔采用全螺纹螺钉锁定,所述倾斜锁定孔的角度朝向股骨颈方向或胫骨一侧。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1、本实用新型将传统髓内针的锁定孔改为一叉形长孔作为锁定区域,这样定位容量大,更有利于锁定操作,同时有利于远期骨折端挤压利于骨折愈合。
2、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应用该结构的髓内针内固定,手术时间短,失血少,创伤小,因而感染的危险性小。
3、本实用新型不用精确定位,容易锁定,减少手术时间,降低手术难度,同时有利于骨折后期挤压,不必二次取出下端锁定钉,利于骨折愈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图1的A-A放大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倾斜锁定孔的横向放大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该髓内针包括髓内针主体1、设置在髓内针主体1后端的封闭帽2,用于前端的锁定钉3、用于后端的全螺纹螺钉4,所述髓内针主体1的前端开有一叉形长锁定孔5(图2所示),所述髓内针主体1的后端开有一个倾斜锁定孔6(图3所示)。
所述的叉形长锁定孔5长度是4-5厘米。
所述叉形长锁定孔5采用锁定钉3锁定,倾斜锁定孔6采用全螺纹螺钉4锁定,所述倾斜锁定孔6的角度朝向股骨颈方向或胫骨一侧。
使用方法:
手术中可采用两种方法打入髓内钉,锁定钉,第一种方法:可先将髓内针打入髓腔当骨折复位、髓内针位置确切后,用定位孔支架定位,采用钻头向叉形长锁定孔5的中间部位钻入寻找锁定孔5;如钻入困难,则可适当旋转髓内针,找到长锁定孔5,然后拧入下端锁定钉3。上端锁定采用锁定支架寻找上端倾斜锁定孔6,找到后拧入一全螺纹螺钉4,有利于固定及防旋。
第二种方法:经过测量骨折上下端长度,及使用髓内针长度;计算好下端髓内针固定孔大致位置,用一细克氏针于骨折下端外侧打入髓腔,然后定位,打入叉式髓内针,如顺利打入,则叉式长锁定孔通过锁定孔,骨折定位,髓内针长度合适,术中透视克氏针在叉孔内,如不顺利,则可适当旋转髓内针,调整后可打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建平,未经郭建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7506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罗汉果乳酸饮料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骨科术中骨针折弯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