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采用不锈钢翅片结构的冷凝换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74266.0 | 申请日: | 2015-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137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余少言;仇明贵;邓海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万家乐燃气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H9/00 | 分类号: | F24H9/00;F24H8/00 |
代理公司: | 佛山东平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07 | 代理人: | 詹仲国 |
地址: | 528333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用 不锈钢 结构 冷凝 换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气热水器用二次换热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采用不锈钢翅片结构的冷凝换热器。
背景技术
冷凝换热器是燃气热水器上一个比较常用的部件,用来提高燃气热水器的热效率。目前常见的冷凝换热器主要有以下两种结构:1)采用经特殊处理的铜制翅片管制成,该结构具有换热效率高的特点,但成本相对较高,且防腐性能较差。2)采用不锈钢波纹管制成,该结构虽然成本和抗腐蚀性能得到优化,但又存在换热效率低,易产生水锤振动,体积较大的缺陷。另外,现有的冷凝换热器大都设置在燃气热水器的燃烧器上方,如何防止冷凝换热器的冷凝水倒灌也是一个不能忽视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水流冲击,抗腐蚀能力强,换热效率高,且体积较小的冷凝换热器。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采用不锈钢翅片结构的冷凝换热器,包括:壳体,成型在壳体内相互连通的进烟腔、冷凝腔,分别设置在进烟腔和冷凝腔上的进烟口、出烟口,以及设置在冷凝腔内的换热器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组包括:组装在一起的不锈钢换热管和不锈钢换热翅片;所述不锈钢换热管采用多管并联结构,在不锈钢换热管的进水端和出水端分别设有分水器,在两个分水器上分别设有进冷水口和出热水口。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所述壳体为不锈钢壳体,所述进烟腔位于壳体的左侧,所述冷凝腔位于壳体的右侧。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所述进烟口设置在进烟腔的底部,所述出烟口设置在冷凝腔的顶部。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所述冷凝腔的底部低于进烟腔的底部,在冷凝腔的底部开设冷凝水出口。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在进烟腔与冷凝腔之间设有折流板。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所述折流板与进烟腔顶部所在平面成45度角,折流板的下端向下延伸与换热器组的侧面平行。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在不锈钢换热翅片上设有扰流翻边孔。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所述换热器组与冷凝腔底部的间隔为20mm,换热器组与冷凝腔顶部的间隔为15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不锈钢换热管和不锈钢换热翅片制成冷凝换热器组,有效提高整个冷凝换热器的抗腐蚀性能,并具有优异的抗水锤振动性能。同时,换热管和换热翅片相结合的方式有效保证冷凝换热器的换热效率高,体积小巧,产品一致性较好。此外,多管并联结构,有效降低流阻。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冷凝换热器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冷凝换热器剖面示意图;
图3所示为换热器组结构示意图;
图4所示为换热器组剖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壳体,2、进烟腔,3、冷凝腔,4、换热器组,5、冷凝水出口,6、折流板;
21、进烟口,31、出烟口;
41、不锈钢换热管,42、不锈钢换热翅片,43、分水器,44、进冷水口,45、出热水口,46、扰流翻板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说明如下。
如图1、图2所示,一种采用不锈钢翅片结构的冷凝换热器,包括:壳体1,在壳体1内成型有相互连通的进烟腔2、冷凝腔3,在冷凝腔3内设有换热器组4。
其中,所述壳体1为不锈钢壳体,所述进烟腔2位于壳体1的左侧,所述冷凝腔3位于壳体1的右侧,在进烟腔2的底部设有进烟口21,在冷凝腔3的顶部设有出烟口31,且冷凝腔4的底部低于进烟腔2的底部,在冷凝腔4的底部开设冷凝水出口5。这样,冷凝换热器产生的冷凝水水位较低,完全杜绝冷凝水逆流缺陷。
如图3、图4所示,所述换热器组4包括:组装在一起的不锈钢换热管41和不锈钢换热翅片42。所述不锈钢换热管41采用四管并联结构,在不锈钢换热管41的进水端和出水端分别设有分水器43,在分水器43上分别设有进冷水口44和出热水口45,以减少换热器组4的流阻。
本实施例中,为提高换热器组4的换热效率,使烟尽可能地与不锈钢换热管41接触,在不锈钢换热翅片42上还设有扰流翻边孔46。为减少烟气阻力,换热器组4与冷凝腔底部的间隔为20mm,换热器组4与冷凝腔3顶部的间隔为15mm,以确保烟气均匀分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万家乐燃气具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万家乐燃气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7426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静电接地回路监控报警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压电缆鉴别测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