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机械加工车间的工装模具存放架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73711.1 | 申请日: | 2015-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042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2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坤;刘春江;王宝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利德尔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H3/04 | 分类号: | B25H3/04;B08B15/04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鼎和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1 | 代理人: | 崔立增 |
地址: | 301700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械 加工 车间 工装 模具 存放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加工车间的工装模具存放架。
背景技术
在机械加工车间内,随着生产的进程,一般会积攒下来数目众多的用于辅助工件加工的工装和模具,这些工装模具有的使用比较频繁、有的只是偶尔才会用到,这就涉及到了工装模具的存储问题。传统的方法是将工装模具摆放在支架上,支架又摆放在一个专用的存储室内。众所周知的是,工装模具上粘附的润滑油等材料在存放的过程中会挥发出可燃性气体,而且当存储区湿度较大时,若不能进行通风则会导致工装模具受潮锈蚀,导致日后无法使用。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中国实用新型专利201420390423.4的说明书中公开了这样一种存放架,结构上包括框架,该框架的顶面、底面、背面和一个侧面密封,在框架的正面设有推拉门、另一个侧面通过折页设有折叠门;在折叠门的中上部设有观察窗、边缘设有用于吸合的永久磁铁;在框架的内腔由上至下设有多组滑动支撑装置,滑动支撑装置包括两端均固接在框架上的隔板,在隔板的上表面并列设有多个轴辊;在顶面设有与框架的内腔贯通的L形的排风通道,在排风通道的水平段设有轴流风机、竖直段设有电动风阀;还包括控制器,轴流风机和电动风阀均与控制器电连接。上述存放架存在如下缺陷:只具有一个被动排风的效果,不仅很难对持续挥发出的气体进行彻底排出,而且在整个排风过程中仅对顶层空间产生较好的效果,对中部和底层空间的效果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排风效果彻底、对各层空间的排风效果均匀的机械加工车间的工装模具存放架。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机械加工车间的工装模具存放架包括顶面、底面、背面和一个侧面封口的箱体,在箱体的正面设有推拉门、另一个侧面通过折页设有折叠门;在折叠门的中上部设有观察窗、边缘设有用于吸合的永磁铁;在箱体的内腔由上至下设有多组滑动支撑装置,滑动支撑装置包括边缘固接在箱体内壁上的支撑孔板,在支撑孔板的上表面并列设有多个轴辊;在箱体的顶壁上设有与内腔贯通的排风装置,排风装置包括排风通道,在排风通道内设有轴流风机和电动风阀;还包括控制器,轴流风机和电动风阀均与控制器电连接;其特征在于:在箱体后侧壁的内表面、每个支撑孔板的下方均设有横置的送风管,送风管采用托块固定在后侧壁上,在管壁上沿轴向开设有多个风孔;各送风管的一端均由箱体的侧壁伸出并同时贯通连接至内腔带有分风板的分风管道,在分风管道上连接有进风通道,在进风通道内设有第三轴流风机,第三轴流风机与控制器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设计简单合理的机械加工车间的工装模具存放架,与现有的工装模具存放架相比,本技术方案通过将隔板设置成通透的支撑孔板的结构形式,并在每个支撑孔板的下方设置带有风孔的送风管,实现了通过轴流风机经进风通道、分风管道和送风管向箱体内腔各层空间送风的技术效果,充分对箱体的内腔进行搅动,保证了彻底的排风效果,对各层空间的排风效果均匀。
优选地:排风装置为左右两组;一组包括第一排风通道,在其内部设有第一轴流风机和第一电动风阀,另一组包括第二排风通道,在其内部设有第二轴流风机和第二电动风阀。
优选地:在箱体内腔的顶部还设有集气罩,第一排风通道和第二排风通道两者的下端均与集气罩贯通连接。
优选地:风孔开设在送风管顶部偏向正面的位置,出风方向正对支撑孔板的中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控制器;2、第一轴流风机;3、第一排风通道;4、第一电动风阀;5、第二电动风阀;6、第二排风通道;7、第二轴流风机;8、集气罩;9、轴辊;10、支撑孔板;11、风孔;12、送风管道;13、托块;14、折页;15、永磁铁;16、折叠门;17、观察窗;18、推拉门;19、分风管道;20、进风通道;21、第二轴流风机;22、分风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包括顶面、底面、背面和一个侧面封口的箱体,在箱体的正面设有推拉门18、另一个侧面通过折页14设有折叠门16。折叠扣合折叠门16并推拉扣合推拉门18后,箱体内腔形成近似密闭的空间。
在折叠门16的中上部设有观察窗17、边缘设有用于吸合的永磁铁15。观察窗17用于人工观察内部的情况如存储量等,采用永磁铁15进行吸合的关门方式提升了使用的便捷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利德尔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利德尔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7371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