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锥滚万向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73114.9 | 申请日: | 2015-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863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26 |
发明(设计)人: | 张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威信运动用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B19/00 | 分类号: | B60B19/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张艳美;郝传鑫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厚***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万向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轮,尤其涉及一种锥滚万向轮。
背景技术
常规的车轮是通过将车轮枢接于小车上,通过驱动车轮主动变向,进而带动小车变向而前进的;若车轮不主动变向,那么小车便无法转向。而现有的万向轮则是一种被动变向,其是将车轮枢接于车轮支架上,再将车轮支架枢接于小车上,通过将车轮支架的枢接中心与车轮的枢接中心偏离一定距离,使小车受力前进时,带动车轮旋转到与小车的行驶方向一致,从而使车轮跟随小车的前进方向滚动,实现小车的变向行驶。然而,由于现有的万向轮是被动变向的,车轮支架的枢接中心在行驶过程中常常受到偏心力矩的作用,因此,小车在转向的过程中常常会抖动,从而影响整个万向轮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需转动车轮方向即可随外力的作用下转向,使用寿命长的锥滚万向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锥滚万向轮包括锥滚支架、若干第一锥滚、第二锥滚及转轴;所述锥滚支架伸出若干支臂,所述第一锥滚及第二锥滚的外侧面的轮廓线呈半径相等的弧形;所述第一锥滚及第二锥滚通过所述转轴枢接于所述支臂上形成大锥滚,所述大锥滚呈圆周地分布并围成车轮的外圆。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实用新型设置第一锥滚及第二锥滚,并且将所述第一锥滚及第二锥滚枢接于支臂上,再将所述第一锥滚及第二锥滚的外侧面的轮廓线设置成半径相等的弧形,从而使其围绕所述锥滚支架的中心分布后,形成车轮的外圆,使小车向前行时车轮能向前滚动,而小车转向时,车轮随着受力的方向使所述第一锥滚及第二锥滚围绕所述转轴转动,进而朝向受力的方向实现滚动;因此,本实用新型无需转动车轮的方向即可随外力的作用下转向,并且整个锥滚万向轮没有受到偏心力矩的影响,受力平衡,有效提高使用寿命。
较佳地,所述大锥滚的横截面的直径呈逐渐减少。
较佳地,所述第一锥滚及第二锥滚呈间隔地设置。
较佳地,所述第一锥滚及第二锥滚设置于所述支臂的两侧。
较佳地,所述转轴的中部枢接于所述支臂,所述第一锥滚及第二锥滚分别套接并固定于所述转轴的两端。
具体地,所述转轴与所述支臂之间设有轴承及轴承套,所述轴承的内圈与所述转轴套接固定,所述轴承的外圈与所述轴承套固定,所述轴承套与所述支臂固定。
较佳地,所述支臂呈辐射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锥滚万向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锥滚万向轮的大锥滚与转轴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锥滚万向轮的大锥滚与转轴的剖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锥滚万向轮的锥滚支架与转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的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如图1、图2及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锥滚万向轮100包括锥滚支架1、若干第一锥滚2、第二锥滚3及转轴4;所述锥滚支架1呈辐射状地伸出若干支臂11,所述支臂11与所述锥滚支架1的中心轴的圆形轴孔呈相切状态。所述第一锥滚2及第二锥滚3大致呈锥形,所述第一锥滚2及第二锥滚3的外侧面的轮廓线呈半径相等的弧形;所述第一锥滚2及第二锥滚3设置于所述支臂11的两侧,且所述第一锥滚2及第二锥滚3通过所述转轴4枢接于所述支臂11上形成大锥滚101,所述大锥滚101的横截面的直径呈逐渐减少。所述大锥滚101以顺时针或逆时针的方向呈圆周地分布并围成车轮的外圆,这时所述第一锥滚2及第二锥滚3呈间隔地设置,所述第一锥滚2的底面具有空腔21,所述第二锥滚3的前端的一部分进入到相邻的第一锥滚2的底面的空腔内21,防止所述第一锥滚2及第二锥滚3发生干涉。
再如图2、图3及图4所示,具体地,所述转轴4的中部枢接于所述支臂11,所述第一锥滚2及第二锥滚3分别套接并固定于所述转轴4的两端。所述转轴4与所述支臂11之间设有两轴承41及一轴承套42,所述轴承41的内圈与所述转轴42套接固定,所述轴承41的外圈与所述轴承套42固定,所述轴承套42与所述支臂11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威信运动用品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威信运动用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7311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