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护林防火斧铲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70758.2 | 申请日: | 2015-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005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25 |
发明(设计)人: | 陈现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现新 |
主分类号: | B25F1/00 | 分类号: | B25F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4103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护林防火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户外工具,主要适用于山区护林防火和野外生存。它主要兼有铁铲和消防斧的大部分功能,简称“斧铲”。
背景技术
现有的大多户外防火工具铁铲和消防斧一般是各自独立的工具,想要配合使用时需同时携带铁铲和斧头各一件。在广大的山区,护林防火任务艰巨,常用的工具为防火铁铲或类似的钢锹,在那些树林密集或乱藤杂生的地方开辟防火通道,一边用铁锹铲土除草开路,同时还需携带砍刀或利刃。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工具由于兼有斧头、倒钩、砍刀、推钩、锯刀、拔钉锤的多种用途,解决了一般铁铲或铁锹难以同时砍伐灌木丛林开辟防火通道的问题,比同时携带多种工具方便,应用在救火如救人的紧急时刻灵活高效,有积极进步意义。为深入森林的人们、野外探险者提供多功能应用工具,更可以广泛作为护林防火人员常用装备。
此工具其主要包括手持部分(1)和金属铲头两个部分,参考例子为附图1。两部可以通过组装或固定连接为一体。手持部设有单独可以抽拉、拆卸或折叠装置,可以在顶端设计易于手握的提把;金属铲头一厚重侧边上设有锤面(3),拔钉凹槽(5)和或正反洞钩(4)、(6),另一侧边(8)轻薄锋利有刃,金属铲中部有槽沟和或凹坑(7),并且从连接手持部的铲头后端(2)到斧铲前端呈逐渐减薄形状。斧铲厚重侧边设有开口方向不一致而且形成倒钩的凹槽或洞槽若干个;对侧轻薄锋利有平刃或齿刃,且铲头后端到前端呈逐渐减薄形状。
附图说明
图1:平面示意例图
图2:斧铲厚重侧边俯视平面图
图3:铲头轻薄刃口侧边俯视立体图
1手持部分;2后端连接处;3锤面;4推钩;
5拔钉凹槽;6倒钩;7槽沟或凹坑;8锯齿状利刃;
9斧铲前端;10斧铲后端。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工具设计重量在现有技术的类似防火铲与消防斧之间,可以实现消防斧的砍削、开辟功能和铁铲的铲土、挖掘两种主要用途的优化结合。其金属铲头部可以通过锻压、切削、淬火、研磨、回火、化学镀等工艺加工而成,也可以用高精度模具批量整浇铸造生产后再加工。根据需要,调整质量、凹坑大小、槽沟深度后可以设置为多层次重量级的工具,实现多种工具不同效用的适宜组合。前述的槽沟或凹坑,可以设计为包括棱锥、长方体、半圆体、正多变体等规则的图案形状或不规则的鸟兽图形。
此工具手持部材料包括木质、高级橡胶、金属管材、轻型合金。金属铲头材料根据使用目的不同,可以选用高碳钢、高速钢、不锈钢、轻型合金。斧铲厚重侧面的厚度范围为1厘米至8厘米;厚侧边与薄侧边的间距范围为10厘米至30厘米,以15至22厘米为常用数据;前后端距离为20厘米至40厘米。斧铲以最大面平放地面时忽视其铲头两侧边的洞槽或锯齿,对其铲头最大面正投影形状为近似的长方形、梯形、倒梯形、倒三角形、盾牌型、心型、字母U型、反字母D型。
实施方式(一)斧铲厚重侧边设有开口方向不一致而且形成倒钩的凹槽或洞槽若干个,形成前后两个开口方向相反的洞钩;从厚重侧边之靠近手持部分的后端开口设有可拔出钢钉的楔形凹槽,楔形凹槽宽度与斧铲厚度成正比例适度延伸;从接近手持部的铲头后端到斧铲前端呈逐渐减薄形状。另侧是轻薄侧边为厚度不一的齿刃。
实施方式(二)比较以上实施方式,不同之处在于,其轻薄锋利侧边设计成平刃。
实施方式(三)与以上2个实施方式不同的是:位于斧铲头中部单和或双面设置有平行于手持部的若干深度不一致的槽沟,或者其中部单和或双面设有若干厚度和形状不一的凹坑。
斧铲具有代表性的近似消防斧利刃的侧边为整齐平刃或锯齿状刃口,利于砍削灌木。其厚重侧边之前端的洞槽成钩,形成方便使用的倒钩或推钩:倒钩接近钢构的功能,可以在救人时钩住消防绳索;推钩在消防前进时可以顺势推压环境中的枝干、竹木、藤蔓等障碍物从而不必砍掉珍稀生物。设置的楔形或三棱形凹槽用于拔钉,其后端形成可以敲击的锤面。上述方式(三)中,槽沟易于人们减轻摩擦阻力顺势刨挖,凹坑有助于工具铲沙土时增加留存量,克服其没有适度曲面难持有沙土的缺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现新,未经陈现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7075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三维精密同步带运动滑台
- 下一篇:一种螺母套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