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导播录课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066200.7 | 申请日: | 2015-01-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348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13 |
| 发明(设计)人: | 汤锐彬;王晓东;张婷;孙小期;朱妍静;刘家璇;朱文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4N7/18 | 分类号: | H04N7/18;H04N5/76;G09B5/06 |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邓青玲 |
| 地址: | 31521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导播 系统 | ||
1.一种智能导播录课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机器人(1),与所述机器人(1)连接的云服务器(2);其中,所述机器人(1)上设置有:
第一视频采集器(11),用于采集教师的授课视频数据;
音频采集器(12),用于采集教师的授课音频数据;
第一编码器(13),分别与所述第一视频采集器(11)和所述音频采集器(12)的数据输出端相连接,用于对采集的教师的授课视频和授课音频进行整合编码以形成授课数据流(TS1);
第一计算机(141),能存储、显示和播放教学讲义数据,同时采集教师对教学讲义的控制指令数据;
第二编码器(15),与所述第一计算机(141)的数据输出端相连接,用于编码教学讲义数据从而形成讲义数据流(TS3);
第三编码器(16),与所述第一编码器(13)及第二编码器(15)的数据输出端相连接,用于整合编码授课数据流(TS1)、讲义数据流(TS3)及教师对教学讲义的控制指令数据(Control),以形成录课数据流(TS4);
网络交换机(19),所述第一计算机(141)、第一编码器(13)、第二编码器(15)和第三编码器(16)上均通过一网络传输模块与所述网络交换机(19)连接,该网络交换机(19)与云服务器(2)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导播录课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采集学生上课情况视频数据的第二视频采集器(17),与所述第二视频采集器(17)数据输出端连接一能够将学生上课情况视频数据编码形成学生情况视频数据流(TS2)的第四编码器(18),所述第四编码器(18)也通过一网络传输模块与所述网络交换机(19)连接,所述第四编码器(18)的数据输出端与所述第三编码器(16)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导播录课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解码及显示授课数据流(TS1)、讲义数据流(TS3)、学生情况视频数据流(TS2)和教师对教学讲义的控制指令数据(Control)的第二计算机(142);
其中第三编码器(16)与所述第二计算机(142)的数据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第二计算机(142)通过网络传输模块与所述网络交换机(19)连接,所述教师对教学讲义的控制指令数据(Control)自所述第一计算机(141)通过所述网络交换机(19)传送到所述第二计算机(142)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导播录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计算机(141)和第二计算机(142)为平板电脑。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导播录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编码器(13)和第四编码器(18)为SDI高清编码器,所述SDI高清编码器上嵌设有型号为DM365DSP的微处理器芯片;
所述第二编码器(15)和第三编码器(16)为VGA编码器,所述VGA编码器上嵌设有型号为DM365DSP的微处理器芯片;
所述第一视频采集器(11)和第二视频采集器(17)为摄像头,音频采集器(12)为麦克风。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智能导播录课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用于控制网络交换机(19)上传权限的监控服务器,所述监控服务器与所述网络交换机(19)通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大学,未经宁波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6620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单芯片十六路视频多功能光端机
- 下一篇:一种ATM交易数据的视频叠加处理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