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液注浆混合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64807.1 | 申请日: | 2015-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364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1 |
发明(设计)人: | 张耀辉;许江涛;张艳利;冯新顶;张海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工业和信息化职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E21D20/02 | 分类号: | E21D20/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4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液注浆 混合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矿井开采所用的一种双液注浆混合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矿井开采深度的增加必然导致巷道围岩应力的升高,巷道围岩变形量相应增大,从而导致巷道围岩破碎,围岩松散,巷道破坏严重,表现在巷道产生严重的变形,如巷道片帮、底鼓。针对于巷道围岩支护,国内外支护专家们进行了大量的理论研究由于煤矿巷道支护受到地质条件复杂的影响,加上当前煤矿开采深度日渐增加,巷道的破坏的形式更加复杂,当遇到一些巷道围岩破碎严重、围岩松软,再使用传统的这些支护方法生搬硬套地对破碎围岩巷道进行支护,就不能形成稳定的承载结构,当按照原先的支护方法对破坏形式复杂的巷道进行支护时候,往往在支护后开采动压影响期间,巷道产生严重的片帮、底鼓,顶板下沉严重,严重的影响了煤矿的安全生产。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针对当前破碎围岩巷道支护难题,国内外专家提出了注浆与锚索支护相结合的破碎围岩支护技术,首先对巷道进行锚索网联合支护,而后进行注浆二次支护,浆液通过注浆泵注入破碎围岩后,浆液充填围岩内部裂隙,并对开裂破碎的围岩体进行胶结,使破碎围岩内部形成的裂隙消失,围岩恢复为具有完整结构的连续体,在破碎围岩恢复连续性后,高强锚索对其施加高强度的边界条件,使注浆后的围岩具有较强的承载能力,阻止围岩再次向破坏,确保加固后的巷道围岩整体稳定。
目前针对破碎围岩注浆多采用双液注浆,主要采用的是速凝早强硫铝酸盐基注浆材料和聚氨酯类化学材料,这些材料具有速凝早强的特点,一般由两种组分构成,单液存放时间较长,二者混合后能够迅速固化,且要求混合比例为1∶1,但传统的注浆装置无法完成这类材料的注浆工序,即使能够完成效果达不到预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双液注浆混合装置,它能有效地解决背景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它包含双液注浆装置和与之相连的混合管1,所述的双液注浆装置包含两根单液注浆管2,所述的混合管1与两根单液注浆管2之间通过三通接头3相连,所单液注浆管2的另一端安装有球阀5,其中部安装有单向阀4,所述的单液注浆管2上安装有流量计6,该流量计6位于三通接头3和单向阀4之间,所述单向阀4与三通接头3之间设有泄压阀7,所述混合管1的中部安装有静态混合器8,所述静态混合器8包含混合器外壳9,该混合器外壳9内安装固定有混合叶片10。
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由于单液注浆管的中部安装有单向阀,单向阀能够保护单液注浆管及泵,能够防止单液注浆管及泵发生堵塞事故,且能防止两种浆液不会产生串浆;注浆结束后通过泄压阀泄压能够很快地对注浆管进行拆卸,保证了施工的安全;在单液注浆管分别装备流量计,用来监控单液管中浆液的流量,发现问题能够及时解决,防止由于浆液达不到1∶1影响注浆效果;两种浆液在混合前能够充分的混合均匀,由于在混合管上安装静态混合器,从而能够实现比较好的混合效果,有效地保证了漏浆通道的封堵效果和注浆加固的强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下面将结合附图对实施例作简单的介绍。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静态混合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参看图1-2,本具体实施方式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它包含双液注浆装置和与之相连的混合管1,所述的双液注浆装置包含两根单液注浆管2,所述的混合管1与两根单液注浆管2之间通过三通接头3相连,所单液注浆管2的另一端安装有球阀5,其中部安装有单向阀4,所述的单液注浆管2上安装有流量计6,该流量计6位于三通接头3和单向阀4之间,所述单向阀4与三通接头3之间设有泄压阀7,所述混合管1的中部安装有静态混合器8,所述静态混合器8包含混合器外壳9,该混合器外壳9内安装固定有混合叶片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工业和信息化职业学院,未经河南工业和信息化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6480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端头支架拉移千斤顶调节板
- 下一篇:自移式液压前探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