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感应器快速安装与拆卸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061418.3 | 申请日: | 2015-01-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175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24 |
| 发明(设计)人: | 杨顺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市冠盛汽车零部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1D1/62 | 分类号: | C21D1/62;C21D1/10 |
| 代理公司: | 温州金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7 | 代理人: | 黄肇平 |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感应器 快速 安装 拆卸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淬火设备配套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感应器快速安装与拆卸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淬火感应器采用通用感应器的设计方式满足产品的感应热处理需求,但现在因为产品质量要求的变化,通用感应器的设计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只有针对每一个产品进行一对一的设计感应器才能满足客户对产品质量的多样性要求。根据每一个产品设计专用感应器的方案在现场实际生产过程中必须面对的一个主要的问题就是感应器如何能快速的安装、拆卸。一天一个班组需要加工二三十种型号的产品,如果感应器的安装、拆卸不够快速,采用专用感应器的设计方式虽然能满足产品质量的多样性要求,但生产的效率将会明显下降,使得专用感应器在生产现场的使用难以推广,为此需要设计一种满足感应器的快速安装、拆卸的装置,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感应器的有效安装与拆卸。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提供了一种感应器快速安装与拆卸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感应器快速安装与拆卸装置,包括主梁,所述的主梁前端设有安装部,所述的安装部包括安装底板与压片,所述安装底板与压片形成安装感应器的空间,所述的压片通过螺栓与安装底板连接。
所述的一种感应器快速安装与拆卸装置,所述的压片与安装底板之间的螺栓安装处还设有弹性垫圈。
所述的一种感应器快速安装与拆卸装置,所述的安装底板上设有凸台,所述的压片上设有安装槽,所述的凸台与安装槽相互配合。
所述的一种感应器快速安装与拆卸装置,所述的压片还包括夹紧部,所述的压片通过夹紧部将感应器固定在安装底板上。
所述的一种感应器快速安装与拆卸装置,所述的主梁两侧设有水槽,所述的主梁上还设有冷却水管,所述的冷却水管包括进水管与出水管,所述的进水管与出水管通过水槽相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感应器快速安装与拆卸装置,通过快换感应器安装到该装置上,通过拧紧两个螺栓的方式使压板压紧感应器,实现感应器与该装置的快速连接,通过在螺栓连接机构中增加了弹性垫圈,减弱压板单侧受力时基于杠杆原理的翘曲,保证压板压紧感应器时接触面能比较均匀的受力,使感应器的安装时间与拆卸时间控制在60秒以内,感应器结构优化后产品工艺调试时间比以前下降约30%,从而节省了时间与费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左视图。
图中1-主梁,2-安装部,3-弹性垫圈,4-进水管,5-出水管,11-水槽,21-安装底板,22-压片,211-凸台,221-安装槽,222-夹紧部。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图1、图2、图3、图4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一种感应器快速安装与拆卸装置,包括主梁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梁1前端设有安装部2,所述的安装部2包括安装底板21与压片22,所述安装底板21与压片22形成安装感应器的空间,所述的压片22通过螺栓与安装底板21连接。所述的安装底板21上设有凸台211,所述的压片22上设有安装槽221,所述的凸台211与安装槽221相互配合。所述的压片22还包括夹紧部222,所述的压片22通过夹紧部222将感应器固定在安装底板21上。通过拧紧两个螺栓的方式使压板压紧感应器,实现感应器与该装置的快速连接。使感应器的安装时间与拆卸时间控制在60秒以内,感应器结构优化后产品工艺调试时间比以前下降约30%,从而节省了时间与费用。
由于产品类型和结构的差异性,对于使用该装置和快换感应器有效节约的时间采用平均值的方式进行计算,从现有统计数据看使用新结构的感应器和连接板每次安装、调试和拆卸时间可节约4分钟,按一天切换感应器30次计算,则一个月28天计可以节省时间:
4*30*28=3360分钟
一件产品感应器淬火的时间平均为50s,则一个月可多加工产品的数量为:
3360*60/50=4032件
全年可增加产能数量为:4032*12=48384件
(1) 感应器制作费用下降
由于快换感应器采用模块化设计,实现了加热构件和冷却构件组合使用以满足产品的淬火要求,预计感应器的制作费用可以下降10%左右。
所述的压片22与安装底板21之间的螺栓安装处还设有弹性垫圈3,减弱压板单侧受力时基于杠杆原理的翘曲,保证压板压紧感应器时接触面能比较均匀的受力。
所述的主梁1两侧设有水槽11,所述的主梁1上还设有冷却水管,所述的冷却水管包括进水管4与出水管5,所述的进水管4与出水管5通过水槽11相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市冠盛汽车零部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温州市冠盛汽车零部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6141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复合涂层氮气弹簧
- 下一篇:一种料斗密封锥阀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