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二冲程水平对置活塞、对置气缸发动机前端附件传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61190.8 | 申请日: | 2015-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765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15 |
发明(设计)人: | 李传友;黎光福;左朝凤;刘海峰;明光跃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中鼎动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B67/06 | 分类号: | F02B67/06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朱俊跃 |
地址: | 242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冲程 水平 活塞 气缸 发动机 前端 附件 传动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动机传动系统,尤其涉及一种二冲程水平对置活塞、对置气缸发动机前端附件传动系统。
背景技术
二冲程水平对置活塞、对置气缸发动机,以其独特的发动机结构和工作原理,可获得比传统发动机更高的机械效率和燃烧效率。特别是二冲程水平对置活塞、对置气缸发动机,因其主体结构紧凑(轴向尺寸和总高度相对传统同功率发动机小),其能量密度(升功率,比重量)可达到同行业的高技术水平(≥90kW/L,≥1.9kW/kg),其也因这两大优势而为行业所瞩目。
但是因为二冲程水平对置活塞、对置气缸发动机的气缸水平对置及发动机本体结构紧凑的特点,在机体两侧布置发动机基本系统(冷却、润滑、燃油及增压系统)及应用需求(发电、制动、空调、转向助力等)的前端传动附件很难实现,要科学合理地在发动机本体上布置好所有的前端附件更加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二冲程水平对置活塞、对置气缸发动机前端附件传动系统,通过合理科学地布置发动机基本系统及其辅助工作装置,有效解决了现有二冲程水平对置活塞、对置气缸发动机本体结构紧凑,布置传动系统困难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二冲程水平对置活塞、对置气缸发动机前端附件传动系统,包括发动机基本系统、主传动皮带和副传动皮带;
所述发动机基本系统设置于发动机缸体上方,且所述发动机基本系统包括,曲轴皮带轮、冷却水泵、机械增压器、同轴二级皮带轮和充电发电机;
所述主传动皮带依次连接所述曲轴皮带轮、所述冷却水泵、所述同轴二级皮带轮的小直径轮和所述充电发电机;
所述副传动皮带依次连接所述机械增压器和同轴二级皮带轮的大直径轮。
上述的二冲程水平对置活塞、对置气缸发动机前端附件传动系统,其中,针对汽车应用,本传动附件系统还包括空气压缩机及真空助力泵总成、空调压缩机和第三皮带;所述第三皮带依次连接所述曲轴皮带轮、所述空气压缩机及真空助力泵总成和所述空调压缩机。
上述的二冲程水平对置活塞、对置气缸发动机前端附件传动系统,其中,所述机械增压器和所述同轴二级皮带轮的大直径轮之间设置有手动张紧轮。
上述的二冲程水平对置活塞、对置气缸发动机前端附件传动系统,其中,所述同轴二级皮带轮的小直径轮和所述充电发电机之间设置有惰轮。
上述的二冲程水平对置活塞、对置气缸发动机前端附件传动系统,其中,所述充电发电机和所述曲轴皮带轮之间设置有自动张紧轮。
上述的二冲程水平对置活塞、对置气缸发动机前端附件传动系统,其中,所述曲轴皮带轮和所述空气压缩机及真空助力泵总成之间设置有惰轮。
上述的二冲程水平对置活塞、对置气缸发动机前端附件传动系统,其中,所述空调压缩机和所述曲轴皮带轮之间设置有自动张紧轮。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能够达到如下有益效果:
1、通过合理布置发动机基本系统及其辅助工作装置,有效解决了现有水平对置发动机本体结构紧凑,布置传动系统困难的问题;
2、采用同轴二级皮带轮传动系统方案,解决了发动机机械增压器工作转速与发动机曲轴皮带轮转速大比值需求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二冲程水平对置活塞、对置气缸汽车应用发动机前端附件传动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二冲程水平对置活塞、对置气缸通用型发动机前端附件传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其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二冲程水平对置活塞、对置气缸发动机前端附件传动系统,包括发动机基本系统、主传动皮带2和副传动皮带4;其中,发动机基本系统设置于发动机缸体上方,且发动机基本系统包括,曲轴皮带轮1、冷却水泵3、机械增压器5、同轴二级皮带轮7和充电发电机9;主传动皮带2依次连接曲轴皮带轮1、冷却水泵3、同轴二级皮带轮7的小直径轮和充电发电机9;副传动皮带4依次连接机械增压器5和同轴二级皮带轮7的大直径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中鼎动力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中鼎动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6119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发动机的汽油与氨双燃料供应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发动机能量回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