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电站进水口的泥沙排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61030.3 | 申请日: | 2015-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181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24 |
发明(设计)人: | 何伟光;张群新;曾志华;丘红莉;杨龙寿;傅汉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梅雁吉祥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9/02 | 分类号: | E02B9/02;E02B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514787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电站 进水 泥沙 排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电站排水系统,特别涉及水电站排水系统的泥沙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有泥沙处理要求的水电工程中,进水口泥沙的防治处理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式:1、通过建筑物的布置,安排合理的水库淤沙容积,确保在电站运行期内淤沙高程低于进水口高程;2、通过进水口同电站泄水建筑物相邻布置的方式,利用泄水行洪时水流的冲刷、拉动作用进行进水口前缘淤积泥沙的排放清理;3、利用专门的排沙建筑物(排沙洞、排沙廊道、排沙底孔等)进行排沙;4、合理利用电站进水口及引水建筑物的流道设计,通过引水发电水流的冲刷、拉动,进行允许过机泥沙(一般指悬移质)的排放。
由于取水建筑物的布置局限性、水流流态的复杂性以及水流流速分布不均等因素,上述泥沙防治处理中,往往造成取水建筑的局部存在不稳定流态甚至是死流区,进而形成悬移质泥沙的淤积,影响电站的取水安全和发电效益。目前,对上述淤积情况的处理一般在水库放空或者电站停机的情况下采用人工清淤的方式,既费时又费力,影响电站或水库的效益和运行灵活性。
目前已出现有在建筑物的一侧设置高压水管对泥沙进行冲洗的方式,冲洗翻起后的泥沙通过泥沙泵抽走。高压水管冲洗的方式虽然解决了上述防治处理方式存在的问题,但其还存在的缺点是,冲洗管的管端的高压水只能对局部泥沙进行冲洗,部分泥沙还会遗存,因此需要较长时间的连续冲洗,其效率低、效果不佳,亟待进一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人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进行研究和改进,提供一种水电站进水口的泥沙排除装置,其具有结构简单、排沙效率高、效果好的特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方案:
一种水电站进水口的泥沙排除装置,包括安装安装于进水口建筑物中的高压水管,高压水管的下端伸出进水口建筑物的一侧并朝向进水口泥沙堆,其上端与高压水源连接,进水口建筑物的底部设置有排沙道,排沙道的前端与泥沙堆之间安装有泥沙泵,所述高压水管的侧面连接有多根分水管,所述分水管的端部共同连接分水盘,分水盘带有与分水管连通的集水腔,分水盘的下表面带有多个与集水腔连通的喷射孔并安装有位于喷射孔侧面的导流板。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分水盘带有第一盘部及第二盘部,第一盘部与第二盘部间带有夹角,第二盘部相对第一盘部倾斜向下设置;所述分水管包括从依次上到下设置的上分水管、中分水管及下分水管,上分水管与第一盘部连通,中分水管及下分水管分别与第二盘部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采用分水盘结构,实现对泥沙堆的多个方向及多个点进行连续喷射冲洗,并设置合理的分水管保证分水盘各个喷射孔具有相近的喷射压力,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对泥沙的冲洗效率及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进水口建筑物;2、高压水源;3、高压水管;4、泥沙堆;5、泥沙泵;6、排沙道;71、上分水管;72、中分水管;73、下分水管;8、分水盘;80、集水腔;81、第一盘部;82、第二盘部;83、喷射孔;84、导流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水电站进水口的泥沙排除装置,包括安装安装于进水口建筑物1中的高压水管3,高压水管3的下端伸出进水口建筑物1的一侧并朝向进水口泥沙堆4,其上端与高压水源2连接,进水口建筑物1的底部设置有排沙道6,排沙道6的前端与泥沙堆4之间安装有泥沙泵5,高压水管3的侧面连接有多根分水管,分水管的端部共同连接分水盘8,分水盘8带有与分水管连通的集水腔80,分水盘8的下表面带有多个与集水腔80连通的喷射孔83并安装有位于喷射孔83侧面的导流板84。
分水盘8带有第一盘部81及第二盘部82,第一盘部81与第二盘部82间带有夹角,第二盘部82相对第一盘部81倾斜向下设置,第一盘部81与第二盘部82朝不同方向设置,用于改变水流的喷射方向,提高对泥沙的冲洗效果;分水管包括从依次上到下设置的上分水管71、中分水管72及下分水管73,为了保证第一盘部81与第二盘部82中的水流喷射压力相近,上分水管71与第一盘部81连通,中分水管72及下分水管73分别与第二盘部82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梅雁吉祥水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梅雁吉祥水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6103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