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连铸中包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60383.1 | 申请日: | 2015-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453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2 |
发明(设计)人: | 陈建新;董志龙;韩义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永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41/00 | 分类号: | B22D4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黄春松 |
地址: | 215628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铸中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冶炼用连铸设备,具体涉及一种连铸中包。
背景技术
连铸中包是炼钢厂连铸设备中的常用设备,主要用于收集从上方的大包中浇下的钢水,并为下方的小包提供稳定连续的钢流,以保证连铸的顺利进行。目前所使用的连铸中包的结构为:包括顶部开口的槽形中包本体,槽形中包本体的顶部设置有能向下盖住开口的连铸中包盖,连铸中包盖的一侧开有供大包中的钢水向下浇注进入槽形中包本体的弧形开口,弧形开口的弧形面外侧焊接有覆盖弧形面的弧形板。上述连铸中包的缺点是:在大包中的钢水从连铸中包盖的弧形开口浇至槽形中包本体的过程中,弧形开口弧形面外侧的弧形板极易被钢水浇坏,当弧形板被浇坏后,裸露在外的连铸中包盖极易被高温烟气烧穿,不仅降低了连铸中包对钢水的保温效果,而且降低了连铸中包盖的使用寿命,同时替换新的连铸中包盖又大大增加了企业生产使用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对钢水的保温性高、连铸中包盖使用寿命长的一种连铸中包。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所述的一种连铸中包,包括:槽形中包本体,在槽形中包本体的顶部设置有能向下盖住槽形中包本体的连铸中包盖,在连铸中包盖上开有弧形开口,在弧形开口的弧形面上设置有覆盖弧形面的弧形内板,在弧形内板的弧形面外侧设置有弧形外板,弧形外板与弧形内板共同围成浇注内腔,在浇注内腔中浇注耐材而形成覆盖弧形内板弧形面的耐材层,在浇注内腔中的弧形内板弧形面上均匀固定有若干伸入耐材层的V形锚固件。
进一步地,前述的一种连铸中包,其中:在连铸中包盖的顶部设置有若干加强筋。
进一步地,前述的一种连铸中包,其中:所述的弧形外板为弧形铁皮。
进一步地,前述的一种连铸中包,其中:所述的耐材层的厚度为4-6cm。
进一步地,前述的一种连铸中包,其中:所述的耐材层的厚度为5cm。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的实施,本实用新型具有对钢水的保温性高、连铸中包盖使用寿命长、且企业使用成本低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连铸中包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所示的H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图3所示,所述的一种连铸中包,包括:槽形中包本体1,在槽形中包本体1的顶部设置有能向下盖住槽形中包本体1的连铸中包盖2,在连铸中包盖2上开有弧形开口,在弧形开口的弧形面上设置有覆盖弧形面的弧形内板3,在弧形内板3的弧形面外侧设置有弧形外板4,弧形外板4与弧形内板3共同围成浇注内腔,在浇注内腔中浇注耐材而形成覆盖弧形内板3弧形面的耐材层5,在浇注内腔中的弧形内板3弧形面上均匀固定有若干伸入耐材层5的V形锚固件6,通过V形锚固件6可以使耐材具有更稳定的支撑力及抓附力,避免了耐材因抓附力不足而脱落,进而提高了对弧形内板3的保护效果;在本实施例中,在连铸中包盖2的顶部设置有若干加强筋7,这样可以提高连铸中包盖2的强度,进一步提高了连铸中包盖2的使用寿命;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弧形外板4为弧形铁皮,这样即能对弧形内板3及耐材层5进行保护、又大大降低了企业使用成本;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耐材层5的厚度为4-6cm,这种厚度的耐材层5的成本低且防护效果好;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耐材层5的厚度为5cm,这种厚度的耐材层5的成本最低且防护效果最好;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使用时,在大包中的钢水从连铸中包盖2的弧形开口浇至槽形中包本体1的过程中,由于弧形外板4露在最外侧,所以弧形外板4会先被浇损,待弧形外板4被浇损后,弧形内板3的弧形面外侧还设置有耐材层5,并且耐材层5的耐材被V形锚固件6牢固地抓附在弧形内板3上而不会脱落掉入中包污染钢水,直至耐材层5被浇损后弧形内板3才会受到钢水的作用而损坏,由于弧形内板3外层有弧形外板4及耐材层5的防护,从而大大延长了弧形内板3的使用寿命,进而延长了连铸中包盖2的使用寿命,由于降低了连铸中包盖2的更换频率,从而大大降低了企业生产使用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永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永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6038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全自动粉末成型机
- 下一篇:一种铸件生产用冷却水喷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