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原油电脱盐脱水试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60366.8 | 申请日: | 2015-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174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24 |
发明(设计)人: | 习进路;黄松涛;张平安;陈家庆;周岩;马全;张冬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迪威尔石油天然气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G33/02 | 分类号: | C10G33/02;C10G32/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杨立 |
地址: | 100085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原油 脱盐 脱水 试验装置 | ||
1.一种原油电脱盐脱水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桶式原油预热与搅拌罐(1)、管式原油感应加热容器(2)、在线高剪切油水混合装置(3)、加热电源(5)、第一控制阀(6)、感应加热电源(7)、第一过滤器(12)、原油泵(13)、第二过滤器(15)、第一计量泵(16)、破乳剂罐(17)、第三过滤器(20)、第二计量泵(21)、水罐(22)、静态混合器(25)、电脱盐罐(27)、缓冲罐(32)、第十二控制阀(35)和收料罐(36);
所述桶式原油预热与搅拌罐(1)分别与所述在线高剪切油水混合装置(3)、第一控制阀(6)和第十二控制阀(35)连接,加热电源(5)为所述桶式原油预热与搅拌罐(1)供电,所述第十二控制阀(35)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收料罐(36)的输入端和缓冲罐(32)输入端连接,所述缓冲罐(32)的输出口与所述电脱盐水罐(27)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脱盐水罐(27)的输出口与所述静态混合器(25)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静态混合器(25)的输出口分别与所述第一计量泵(16)的输入端、第二计量泵(21)的输入端和原油泵(13)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计量泵(16)的输出端经过第二过滤器(15)过滤后与所述破乳剂罐(17)连接,所述第二计量泵(21)经过第三过滤器(20)与所述水罐(22)连接,所述原油泵(13)的输出端经过所述第一过滤器(12)过滤后与所述管式原油感应加热容器(2)连接,所述管式原油感应加热容器2的支路上设置有第二控制阀(8),所述管式原油感应加热容器(2)与所述感应加热电源(7)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油电脱盐脱水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油电脱盐脱水试验装置还包括第一电子称(4)、第二电子称(18)和第三电子称(23),所述第一电子称(4)、第二电子称(18)和第三电子称(23)分别设置于桶式原油预热与搅拌罐(1)、破乳剂罐(17)和水罐(22)的底 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油电脱盐脱水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油电脱盐脱水试验装置还包括第九控制阀(31)、安全阀(24)、第七控制阀(29)和第十控制阀(33),所述缓冲罐(32)的输出端还分别与第九控制阀(31)、安全阀(24)和第七控制阀(29)连接,所述第七控制阀(29)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脱盐水罐(27),所述安全阀(24)的另一端还与第十控制阀(33)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油电脱盐脱水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油电脱盐脱水试验装置还包括第十一控制阀(34),所述第十一控制阀(34)设置于第十二控制阀(35)的另一端与所述缓冲罐(32)的输入端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油电脱盐脱水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油电脱盐脱水试验装置还包括第八控制阀(30)和第六控制阀(26),所述电脱盐水罐(27)的输入端还设置有分布式采样口(28),所述第八控制阀(30)设置于分布式采样口(8)外连通的管路上,所述第六控制阀(26)设置于所述电脱盐水罐(27)与所述静态混合器(25)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油电脱盐脱水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油电脱盐脱水试验装置还包括第四控制阀(14)、第五控制阀(19),所述第四控制阀设置于所述静态混合器(25)与所述第一计量泵(16)连接的支路上,所述第五控制阀(19)设置于所述静态混合器(25)与所述第二计量泵(21)连接的支路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油电脱盐脱水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油电脱盐脱水试验装置还包括流量计(11)、压力表(10)、第三控制阀(9),所述流量计(11)、压力表(10)、第三控制阀(9)依次串联于所述第二控制阀(8)与第一过滤器(12)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迪威尔石油天然气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迪威尔石油天然气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60366.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节能型废润滑油全自动再生处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透明黏性胶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