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卡扣及制件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59306.4 | 申请日: | 2015-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330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05 |
发明(设计)人: | 张涛;雷强;吕新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B5/06 | 分类号: | F16B5/06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科诚专利事务所 13113 | 代理人: | 刘谟培 |
地址: | 0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卡扣。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装设有该卡扣的制件。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作为一种较为便捷的连接形式,卡扣在多种板材制件的连接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夹胶板作为一种NVH封堵材料,在车身焊接时装配于车身钣金空腔内部,经涂装电泳烘烤后膨胀发泡,封堵住钣金空腔,以隔断车身内部气流及噪音的传播路径。夹胶板通常即采用卡扣与钣金孔之间实现装配连接,且现有的夹胶板卡扣也均为采用通用的卡扣。但由于现有的通用卡扣卡接量尺寸较小,使得夹胶板容易脱出掉落,而若加大卡接量,则又会导致卡扣装配困难或者无法装配。同时,由于现有的通用卡扣的卡爪轻微受力时即会发生晃动,从而也容易导致夹胶板装配后出现晃动、无法保持设计位置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卡扣,以可在易于装配的情况下,保证装配后的连接稳定性,并可避免板材制件卡接后出现晃动等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卡扣,用于对制件上的透孔进行封堵,其包括主体,连接设置在主体上的咬合部,在咬合部插入透孔时,所述的咬合部因形成透孔的制件的阻挡而具有与制件咬合的、相对于主体的外翻运动;还包括与所述咬合部数量相应并连接于咬合部上方的主体上的锁止部,在所述咬合部与制件咬合时,所述的锁止部与咬合部锁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咬合部为沿主体的周向均布设置的至少两个。
进一步的,所述卡扣包括对咬合部的外翻运动进行导向的导向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的导向机构包括固连于咬合部上的插块,以及设置在主体上的、在咬合部相对于主体外翻运动时供插块插入的插孔。
进一步的,所述的咬合部包括可插入到透孔内的第一卡爪,以及与第一卡爪形成咬合口的第二卡爪,在第一卡爪插入到透孔内时,所述的第二卡爪因制件的阻挡而使咬合部相对于主体外翻运动,以使制件嵌入咬合口内。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二卡爪具有在制件嵌入咬合口内时贴靠在制件表面上的贴靠平面。
进一步的,在咬合部上设有第一勾手,所述的锁止部为固连于主体上的第二勾手,在咬合部与制件咬合时,所述第一勾手与第二勾手勾挂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了一种制件,在所述制件上设有透孔,在所述透孔内装设有如上所述的卡扣。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具有以下优势: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卡扣,在卡接装配时通过其上的咬合部与制件间的咬合,可实现卡扣与制件之间较大尺寸的连接,以可解决卡接不牢的问题,保证卡接后的连接稳定性,而利用咬合部与制件咬合时,锁止部与咬合部间的锁接,从而可实现卡扣的自锁,避免了咬合部与制件间的咬合出现松脱,可防止制件卡接后出现晃动等问题。
(2)咬合部为沿主体的周向均布设置的至少两个可使卡扣与制件间做到稳定连接,保证卡接效果。
(3)设置导向机构可保证在卡扣自锁过程中自锁结构的精确定位,使导向机构设计为相互配合的插块和插孔,其结构简单,便于设计加工,且可达到很好的导向作用。
(4)利用第一卡爪和第二卡爪的结构设计,可在咬合部与制件的相互作用下,实现卡扣与制件间的卡接相连,且利用第一卡爪和第二卡爪形成咬合口,可在制件卡接后利用第一卡爪、第二卡爪和咬合口三者的联合约束保证制件卡接的牢固性。
(5)设置贴靠平面可在制件嵌入咬合口内时保持卡扣与制件间接触的稳定性,以便于咬合部的顺利外翻,也有利于插块与插孔的顺利插接,从而实现其导向功能。
(6)利用第一勾手和第二勾手间的勾挂相连实现卡扣卡接后的自锁功能,其结构上比较简单,便于设计制造,且能够自锁锁定的稳定性,而在卡扣拆卸时也便于实现自锁功能的解除,也可避免采用破坏性拆卸的情况。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卡扣的结构简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卡扣第一状态下的装配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卡扣第二状态下的装配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卡扣第三状态下的装配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卡扣第四状态下的装配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5930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T型接头
- 下一篇:空调机组钣金件的固定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