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管接头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58977.9 | 申请日: | 2015-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111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2 |
发明(设计)人: | 杨秋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秋鸿 |
主分类号: | F16L33/04 | 分类号: | F16L3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恒都律师事务所 11395 | 代理人: | 李向东 |
地址: | 363000 福建省漳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管 接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管接头。
背景技术
目前自来水在我国各地中被广泛使用。其中在接引自来水过程中,由于地形或者分接需要,需要使用水管连接座,传统的连接座使用一小节管道通过胶水将两条水管接合,这种办法虽然连接稳固,但在水管发生淤塞时,只能通过割断水管进行解决,这样不仅浪费水管材料,而且破坏水管的结构。
现有技术中,水路的水管连接结构,常见的结构是采用密封圈结构,类似于活塞结构,这样的结构有一个弊端,就是两个动作件的同心度要有所保证,产品的尺寸精度要高,而且当密封圈进入到活塞腔时,会与腔体端部有摩擦,又要求腔体端部的表面要光滑,否则时间久了密封圈就会有破损;密封圈在密封状态下的摩擦阻力比较大,对动作主体来讲,会带来不必要的负载,影响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于实现一种水管接头。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水管接头,所述水管接头包括接头、固定圈和软胶水管,所述软胶水管套紧接头的右侧,通过紧套进行通水,所述接头包括外螺纹、螺母和套管口,所述螺母与套管口相固定,能够通过旋转螺母,使接头的外螺纹与其他接头相固接,所述螺纹、螺母和套管口依次设置组成水管接头,所述套管口设置有一个以上的三角卡持圈、并呈斜三角形状,所述固定圈包括圈套、手柄、小铁柱和小螺母,所述小铁柱贯穿圈套凸出的顶部、并与圈套相固定,通过拧紧小铁柱进行收缩圈套,所述小铁柱的尾端设置有螺纹,所述小螺母旋紧在小铁柱的尾部,所述手柄通过铰轴与小铁柱相铰接。
作为优选,所述套管口处设置有三个三角卡持圈,能够进行分级撑紧软胶水管,并防止软胶水管脱落。
作为优选,所述三角卡持圈的外露三角设置为圆角,能够方便软胶水管套进三角卡持圈、并减少对软胶水管的损坏。
作为优选,所述套管口与软胶水管通过两个固定套进行紧套,能够加强固定套对软胶水管的固定程度,并且防止软胶水管漏气漏水和脱落的情况。
作为优选,所述圈套内部设置为倾斜面,能够与套管口中设置的三角卡持圈相配合,减少空隙。
作为优选,所述手柄与小铁柱铰接处设置为一边较凸另一边较扁平的畸形圆,能够通过转动手柄,进行加紧紧固套或者放松紧固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套管口设置有三角卡持圈,能够使软胶水管通过一级一级套进来,并且通过卡持圈撑紧软胶水管,防止脱落,由于三角卡持圈的外露角设置为圆角,能够保护软胶水管不受损坏,并且方便软胶水管套进套管口,由于固定套上的手柄与小铁柱铰接处设置为一边较凸另一边较扁平的畸形圆,能够通过松紧固定圈进行更换软胶水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水管接头的正视图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水管接头的接头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水管接头的左视图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水管接头的固定圈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图4所示,一种水管接头,所述水管接头包括接头1、固定圈2和软胶水管3,所述软胶水管3套紧接头1的右侧,所述接头1包括外螺纹4、螺母5和套管口6,能够通过旋转螺母5,使接头的外螺纹4与其他接头相固接,所述螺母5与套管口6相固定,所述螺纹4、螺母5和套管口6依次设置组成接口1,所述套管口6设置有一个以上的三角卡持圈、并呈斜三角形状,所述固定圈2包括圈套7、手柄8、小铁柱9和小螺母10,所述小铁柱9贯穿圈套7凸出的顶部、并与圈套7相固定,通过拧紧小铁柱9进行收缩圈套7,所述小铁柱9的尾端设置有螺纹,所述小螺母10旋紧在小铁柱9的尾部,所述手柄8通过铰轴11与小铁柱相铰接。
所述套管口6处设置有三个三角卡持圈,能够进行分级撑紧软胶水管3,并防止软胶水管3脱落。
所述三角卡持圈的外露三角设置为圆角,能够方便软胶水管3套进三角卡持圈、并减少对软胶水管3的损坏。
所述套管口6与软胶水管3通过两个固定圈2进行紧套,能够加强固定圈2对软胶水管3的固定程度,并且防止软胶水管3漏气漏水和脱落的情况。
所述圈套7内部设置为倾斜面,能够与套管口6中设置的三角卡持圈相配合,减少空隙。
所述手柄8与小铁柱9铰接处设置为一边较凸另一边较扁平的畸形圆,能够通过转动手柄8,进行加紧固定圈2或者放松固定圈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秋鸿,未经杨秋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5897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