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喷砂机砂粒清洁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55771.0 | 申请日: | 2015-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041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2 |
发明(设计)人: | 程亮;杨长存;程俊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商丘金振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C9/00 | 分类号: | B24C9/00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04 | 代理人: | 王聚才 |
地址: | 4769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喷砂机 砂粒 清洁 回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砂粒清洁回收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喷砂机砂粒清洁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喷砂机是采用压缩空气为动力,将特制砂粒高速喷到工件表面,可去除工件微小又隐蔽的飞边、毛刺等,以不受产品形状限制,不损伤工件表面,产出效率高等优点,使其在CNC行业用途较广。
现有的上料下料工序为人员手工作业,因砂粒直径小、重量轻,在喷砂后的工件表面会有残留的特制沙粒携带,现有的直接通过工作人员手动吹除工件表面的特制砂粒进行清洁,这样不仅容易使特制砂粒反弹,进入到人眼等危害身体健康,严重影响作业环境;而且,工件表面携带的特制砂粒被直接浪费掉了,不能再次回到喷砂机进行循环利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喷砂机砂粒清洁回收装置,使工件表面的砂粒直接被送回喷砂机,对工件进行清洁、使砂粒循环利用,保护环境、节省成本。
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喷砂机砂粒清洁回收装置,包括上盖和下盖,所述的上盖上端面中间位置设置有第一椭圆形凸台,所述的下盖上端面上与上端面椭圆形凸台对应设置有第一椭圆形凹槽,上盖与下盖过盈配合;所述上盖的第一椭圆形凸台的中间位置设置有三个进气口,所述的下盖上在第一椭圆形的凹槽内与三个进气口对应的位置分别设置有三个椭圆形小凸台,每个椭圆形小凸台的中间位置上设置有多个出气孔,所述多个出气孔密集排列,所述椭圆形小凸台的高度低于第一椭圆形的凹槽的槽面高度。
所述的上盖上端面中间位置的第一椭圆形凸台上还设置有第二层椭圆形凸台,且下盖的椭圆形凹槽内与其对应的设置有第二层椭圆形凹槽。
所述的上盖上端面的椭圆形凸台和第二层椭圆形凸台的外周壁上设置有波纹区,下盖上端面上椭圆形凹槽和第二层椭圆形凹槽的内槽壁上与上盖上端面的椭圆形凸台和第二层椭圆形凸台的外周壁上波纹区位置对应设置波纹区。
所述的出气孔为两列,每列出气孔个数为20个,出气孔直径为0.3-0.5mm。
所述的进气口直径为4-6cm。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利用喷砂机的气源,并对气源通过过盈配合的两个端盖之间形成的气腔进行气体分流,出气孔设置成密集排列,再把装置安装在喷砂机产品出口轨道上端,,气体进入后经密集出气小孔吹出,即保证了气体的力度,对产品表面砂粒进行了清洁,又将砂粒吹回进喷砂机清洁仓内,使砂粒能够回收利用,节省人力,改善作业环境。本装置使用方便,仅需一次投入,使用周期长、效果好,有效改善工位的作业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上盖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上盖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下盖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喷砂机砂粒清洁回收装置,包括上盖1和下盖10,所述的上盖1上端面中间位置设置有第一椭圆形凸台4,所述的下盖10上端面上与上盖1上端面第一椭圆形凸台4对应设置有第一椭圆形凹槽17,上盖1与下盖10扣接在一起,二者过盈配合;下盖上设置有定位孔,便于二者扣接方便,上盖1和下盖10上均对应设置有螺丝孔2,可以通过螺钉进行过盈连接。所述下盖上还设置有扎带固定槽12,便于本装置通过扎带直接固定在喷砂机产品出料轨道上方。
所述上盖1的椭圆形凸台的中间位置设置有三个进气口5,用于外接气源,本装置可以直接使用喷砂机的气路,进气口5的孔径大小和喷砂机气路管道直径大小相同。所述的下盖10上在第一椭圆形的凹槽内与三个进气口对应的位置分别设置有三个椭圆形小凸台15,每个椭圆形小凸台15的中间位置上设置有多个出气孔14,所述多个出气孔14紧挨密集排列,所以图3中缩放的原因可以看到出气孔的排列情况,密集排列可以对产品表面进行全方位无死角的清洁。如果出气孔之间间隙过大,可能会有吹气的盲区,影响清洁质量。所述的出气孔14为两列,每列出气孔14个数为20个,出气孔14直径为0.3-0.5mm。所述的进气口5直径为4-6cm。
所述的上盖1上端面中间位置的第一椭圆形凸台4上还设置有第二层椭圆形凸台3,且下盖10的第一椭圆形凹槽17内与第二层椭圆形凸台3对应的设置有第二层椭圆形凹槽16。所述椭圆形小凸台的高度低于第二椭圆形的凹槽的槽面高度,从而在第二椭圆形的凹槽和第二椭圆形的凸台之间形成气腔,气腔一端为进气口5,另一端为出气孔1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商丘金振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商丘金振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5577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斜口钳套
- 下一篇:一种并联型式柔性介质喷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