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火源检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54857.1 | 申请日: | 2015-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621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7 |
发明(设计)人: | 田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润涛智科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铭洋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6 | 代理人: | 邹常友 |
地址: | 528400 广东省中山市火***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联网 火源 检测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火源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火灾是最经常、最普遍地威胁公众安全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灾害之一。一般情况下,火灾是从小范围的火源逐渐漫延而成的,火源的产生到火灾的形成之间有一段时间,如能在该时间内及时发现火源并进行扑灭,就可避免大规模火灾的形成。现有的室内防火手段是采用热感或烟雾感应洒水装置,在检测到有高热源或因燃烧所产生的烟雾时,进行洒水降温。然而,该方案仅能应对一般火源,对金属燃烧等火源则没有效果。而且,目前的热感或烟雾感应洒水装置均是设计成不管火源点统一洒水,这不仅会造成其它非受灾区域的损失,而且无法为消防员扑灭火灾、救护被困人员提供协助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基本背景技术中提及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火源检测系统,用于在发生火灾时迅速定位火源位置,为消防员扑灭火灾、救护被困人员提供协助方案和争取宝贵时间,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火源检测系统,包括感知层、传输层、应用层及云端,所述感知层至少包括由若干传感节点组成的传感网络,所述传感节点至少包括设置于楼层各房间内和/或设置于楼层走廊的热源探测传感器;所述应用层至少包括一个对象节点,所述对象节点至少包括一监测终端;所述传输层至少包括连接感知层与云端的第一通信网络,以及连接云端与对象节点的第二通信网络;所述云端从感知层采集数据进行运算处理,所述对象节点从云端获取运算结果。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热源探测传感器具有独立的无线通讯模块或连接至具有无线通讯模块的终端,向远端或上位机发送传感数据。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传感节点还包括设置于楼层各房间内和/或设置于楼层走廊的声源探测传感器,所述声源探测传感器具有独立的无线通讯模块或连接至具有无线通讯模块的终端,向远端或上位机发送传感数据。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无线通讯模块基于互联网或移动通讯网络接入技术。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监测终端包括监控电脑和/或手持终端,所述手持终端具有与云端或监控电脑进行通信的无线通讯模块。
本实用新型的优越性体现在:
1)基于物联网与云技术的数据交互处理方式,使整个系统具有极高的兼容性,不需依赖室内场所的硬件线路条件,仅需安装相应的传感节点和中间节点,加上一台能连网的智能设备便能轻松组建监控系统,避免了不必要的硬件成本。
2)云端根据用户的需求来定制/开通/变更相应的功能,适合用户对应用功能和成本控制的要求;
3)配设有监控电脑和手持终端,方便安保人员和消防人员及时获知最新监控信息,制定灭火方案;
4)系统对监测终端无过高的硬件要求,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APP或直接WEB登陆方式进行监控信息获取,这就避免了硬件升级或定制所带来的高成本投入。
诸如上述优点,本实用新型无论从经济性,还是实用性上看,均是具有卓越性的产品,十分适合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火源检测系统实施例一的框架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火源检测系统实施例二的框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方案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火源检测系统,包括感知层1、传输层2、应用层3及云端4,所述感知层1至少包括由若干传感节点组成的传感网络,所述传感节点至少包括设置于楼层各房间内和/或设置于楼层走廊的热源探测传感器11;所述应用层3至少包括一个对象节点30,所述对象节点30至少包括一监测终端;所述传输层2至少包括连接感知层1与云端4的第一通信网络21,以及连接云端4与对象节点30的第二通信网络22;所述云端4从感知层1采集数据进行运算处理,所述对象节点30从云端4获取运算结果。
所述热源探测传感器11连接至具有无线通讯模块的终端210,向远端或上位机发送传感数据。
所述传感节点还包括设置于楼层各房间内和/或设置于楼层走廊的声源探测传感器12,所述声源探测传感器12连接至具有无线通讯模块的终端210,向远端或上位机发送传感数据。
所述无线通讯模块基于互联网或移动通讯网络接入技术。
所述监测终端包括监控电脑和/或手持终端,所述手持终端具有与云端或监控电脑进行通信的无线通讯模块。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润涛智科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山润涛智科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5485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燃气用户流量数据远传采集终端
- 下一篇:一种支持多形态的车载无线网关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