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透气保湿的面膜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52686.9 | 申请日: | 2015-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848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2 |
发明(设计)人: | 林芸如;张忠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爱比堤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8/02 | 分类号: | A61K8/02;A61Q19/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维邦知识产权事务所 44269 | 代理人: | 黄莉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中市龙***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透气 保湿 面膜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面膜结构,特别是有关于具有更优异的透气与降低水分蒸发效果的透气保湿的面膜结构。
背景技术
一般在对脸部进行保养时,都是将保养液以擦、抹、喷、敷等方式进行,而提到进一步提升护肤保养的效果,普遍都会在脸部上覆盖面膜,以「闷」的方式让皮肤吸收更多的保养成分。面膜的原理是利用密封效果,强迫毛孔张开,以帮助深层清洁或营养吸收,渗透效果更胜于单一精华液的使用。一片面膜敷上一段时间,便能让原本疲惫、暗沉的脸焕然一新。
依不同的保养要求,面膜可含有具美白、紧致、保湿等护肤成份的精华液,使面膜呈湿润状态,使用时直接将面膜贴覆于脸上,以让精华液逐渐地渗入使用者脸部皮肤,达到美容护肤的功效。但面膜敷于脸上后,因大面积暴露于空气中,再加上脸部温度使面膜温度提高,使得面膜中的水分很容易蒸发至空气中。失去水分的面膜会逐渐降低面膜与脸部皮肤的密合程度,也降低了蕴含于面膜中的精华液对皮肤欲达到的美白、紧致、保湿等效果。
现有的一种面膜结构是单纯地使用不织布为精华液承载体,精华液直接被注入承载体吸收成湿润状态后包装密封,使用时将包装袋撕开后直接将承载体贴覆于脸上。然而,因为不织布的纤维粗大、质硬,故精华液容易蒸发,约使用10分钟后便开始变干,致使皮肤吸收精华液的时间减少,降低了保养效果,干燥的面膜也有可能反向吸收皮肤内的水份,造成反效果。此外,不织布材料制造的面膜无法与皮肤紧密贴附,容易有滑落、翘边的问题。
综观前所述,有必要设计一种透气保湿的面膜结构,以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缺失加以改善,进而增进产业上的实施利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透气保湿的面膜结构,且面膜结构内也同时可储存较多的精华液,进而解决闷热及水气自面膜内的快速蒸散等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透气保湿的面膜结构,其包含面膜本体以及微多孔性防水透气膜。面膜本体可用于盛载精华液以贴覆于脸部。微多孔性防水透气膜的一侧包含若干个内凹部,并由微多孔性防水透气膜的包含有内凹部的一侧与面膜本体热滚压印结合,使所述若干个内凹部形成若干个孔隙,以使多余的精华液储存于所述若干个孔隙中。
优选地,面膜本体为不织布、蚕丝布、羽丝绒、纤维布或木浆布。
优选地,面膜本体具有若干个用以配合脸部的眼睛、鼻部、嘴部、侧脸或其组合的切口。
优选地,微多孔性防水透气膜天的透气率为30000g/m2。
优选地,微多孔性防水透气膜的孔隙率介于50%~80%之间。
优选地,微多孔性防水透气膜可具有直径介于0.001μm至0.20μm之间的微孔。
与现有结构相较之下,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优点: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微多孔性防水透气膜一侧设有内凹部,并在热滚压印结合时形成若干个孔隙,可储存较多的精华液;而且,可设计微多孔性防水透气膜上的透气孔大小,使精华液的水气无法穿透孔隙,从而具有绝佳的透气与防止水分快速蒸发的保湿效果,可延长面膜本体敷在脸部的时间,使用20分钟后仍可呈现湿润状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透气保湿的面膜结构的组件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透气保湿的面膜结构的实施例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透气保湿的面膜结构的储存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所运用的技术内容、实用新型目的及其达成的功效有更完整且清楚的揭露,现结合附图,并以实施例的表达形式详细说明如下。
而其中所使用的图式,其主旨仅用作示意及辅助说明书,并非用作本实用新型实施后的真实比例与精准配置,故不应就所附的图式的比例与配置关系解读、局限本实用新型于实际实施上的权利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特征以及达到的技术方法将参照例示性实施例及所附图式进行更详细地描述而更容易理解,且本实用新型可以不同形式来实现,故不应被理解仅限于此处所陈述的实施例,相反地,对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所提供的实施例将使本揭露更加透彻与全面且完整地传达本实用新型的范畴,且本实用新型将仅为所附加的申请专利范围所定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爱比堤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爱比堤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5268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TEM样品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汽车主动安全性和动力性综合试验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