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扁平线缆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49955.6 | 申请日: | 2015-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239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24 |
发明(设计)人: | 王凯;张杰;叶时堃 | 申请(专利权)人: | 亳州联滔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08 | 分类号: | H01B7/08;H01B7/02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236826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扁平 线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扁平线缆,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高频性能的扁平线缆。
背景技术
柔性扁平电缆(Flexible Flat Cable,简称FFC) 是一种用PET绝缘材料和极薄的扁平铜线通过高科技自动化设备生产线压合而成的新型数据线缆,具有柔软、随意弯曲折叠、厚度薄、体积小、连接简单、拆卸方便、易解决电磁屏蔽(EMI) 等优点。目前扁平线缆行业中,通常是设置铝箔层或铜箔层来达成EMI效果(防电磁干扰效果),但是,当系统内有直流或低频磁场干扰时,EMI效果并不明显,影响了扁平线缆的高频性能。
所以,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扁平线缆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具有改善EMI效果的扁平线缆。
为实现前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扁平线缆,其包括一对绝缘膜、夹持在该对绝缘膜之间并左右间隔排列的若干导体及依序覆盖在其中一绝缘膜外侧的一介电层、至少一接着层及一外被层,所述介电层是由PET、PE、PP或CPP材质制成,所述接着层表面粘结有导磁材料。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磁材料为铁氧体或稀土永磁粉末。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接着层为相邻的两层,每一接着层的表面分别粘结有导磁材料。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体两侧的结构相互对称,另一绝缘膜的外侧也依序覆盖有一介电层、至少一接着层及一外被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接着层为相邻的两层,其中一接着层的表面粘结有导磁材料,另一接着层表面覆盖有一金属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金属层位于导磁材料的内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体两侧的结构相互对称,另一绝缘膜外侧也依序覆盖有一介电层、两接着层及一外被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金属层为铝箔或铜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接着层为双面胶或热熔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绝缘膜与介电层之间设有一层粘结层,所述粘结层为双面胶或热熔胶。
本实用新型扁平线缆的接着层表面粘结有导磁材料,使得接着层具有低磁阻,宏观上对磁场分量起到的分路作用,可以有效减弱扁平线缆内部的磁场,即使系统内有直流或低频磁场干扰时,接着层也能提供良好的EMI效果,改善扁平线缆的高频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扁平线缆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扁平线缆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方式扁平线缆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方式扁平线缆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扁平线缆10包含一对绝缘膜11、夹持在该对绝缘膜11之间并左右间隔排列的若干扁平导体12及依序覆盖在其中一绝缘膜11外侧的一粘合层13、一介电层14、两接着层15、一外被层16。
粘合层13与接着层15为双面胶或热熔胶,介电层13是由PET、PE、PP或CPP材质制成,用以调整扁平线缆10的介电系数,介电系数越小,信号传输速率越快。
两接着层15的表面粘结有导磁材料,如铁氧体或稀土永磁粉末,使得接着层15具有低磁阻,宏观上对磁场分量起到的分路作用,可以有效减弱扁平线缆10内部的磁场,即使系统内有直流或低频磁场干扰时,接着层15可以提供良好的EMI效果,改善扁平线缆10的高频性能。
请参阅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扁平线缆20是在上述扁平线缆10基础上,在另一绝缘膜11外侧再覆盖一粘合层13、一介电层14、两接着层15、一外被层16。具体地说,导体12两侧分别覆盖有一粘合层13、一介电层14、两接着层15、一外被层16,导体12两侧的结构相互对称,该扁平线缆20利用接着层15表面的导磁材料,同样可以提供良好的EMI效果,改善扁平线缆10的高频性能,达成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亳州联滔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亳州联滔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4995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