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医用钛夹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48904.1 | 申请日: | 2015-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280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1 |
发明(设计)人: | 刘迎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分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122 | 分类号: | A61B17/122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饶钱 |
地址: | 572000 *** | 国省代码: | 海南;6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医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而言,涉及医用钛夹。
背景技术
钛夹是一种主要用于外科手术及内镜下手术的医疗用具,其可以夹闭腔内组织,具有止血、标记等作用。钛夹的材质一般为纯钛丝或者钛合金丝,形状一般呈V形或者U形。
现有的钛夹用于夹闭体内组织时效果较好,因为组织结构通常较多,钛夹很容易完全闭合。但是在食管静脉曲张的治疗过程中,这些钛夹会用于夹闭食管曲张静脉,由于食管曲张静脉只有两层血管壁组织,因此钛夹夹闭血管后仍有空隙,无法完全阻断其夹闭的血管,这样会大大影响治疗效果。同时,现有的钛夹的前端设置有锯齿状的咬合部,很容易对相应的组织和血管造成损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夹持血管的医用钛夹,以改善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本医用钛夹包括V字形的钛夹本体和连接于所述钛夹本体后端的尾条,所述钛夹本体包括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所述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的前端表面光滑且端部采用圆弧过渡,所述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的内侧表面上分别设置有弧形的弹性臂,所述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闭合时,两个弹性臂无缝贴合。
其中,所述钛夹本体采用一根钛合金条弯折成型,所述钛合金无毒、质轻、强度高且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是非常理想的医用金属材料;所述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的前端均通过抛光处理而获得光滑的外表面;两个弹性臂均为具有弹性的钛合金条且分别焊接与所述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上。
本医用钛夹主要用于夹闭食道曲张静脉,其工作时所述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相互靠近,相应地,两个弹性臂逐渐靠近贴合,从而夹闭阻断食道曲张静脉,从很大程度上提升医疗效果。同时,本医用钛夹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特点。
进一步地,所述尾条远离所述钛夹本体的一端呈球形。
现有的医用钛夹的尾条的末端一般都是尖锐的,在使用过程中很容易划伤人体内的各种组织。
相对于现有的医用钛夹而言,本医用钛夹的尾条末端呈球形,且表面光滑无刺,可以有效地避免在使用过程中误伤其它组织结构,提高本医用钛夹的安全系数。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的前端均设置有向所述钛夹本体内侧弯曲的延长部。
现有的医用钛夹的两个夹臂的前端通常是锯齿状的,这样的结构使得医用钛夹在夹持人体组织或者血管时容易损伤周围的组织或者血管。
相对于现有的医用钛夹而言,本医用钛夹的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的前端均设置有延长部,在所述钛夹本体夹住血管后,所述延长部可以对血管产生限位作用,从而有效地防止血管被夹持后发生滑动和移位,保证医疗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延长部相对于所述第一夹臂或者第二夹臂的弯曲角度为60°-90°。
采用上述角度的目的在于使所述延长部的防滑效果达到最优化,从而保证血管被稳定地夹闭。
进一步地,两个弹性臂相向的侧壁上均设置有防滑纹。
设置防滑纹的目的在于辅助所述延长部防止被夹持的血管滑动和移位,从而保证医疗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的外侧表面上均设置有刻度线。
设置刻度线的目的在于使手术人员在使用本医用钛夹的过程中可以对目标血管或者组织进行测量和估算,从而降低手术过程中误伤周围组织和器官的几率,提高整个手术的安全性。
进一步地,所述刻度线包括多条短线和长线,多条短线和长线沿所述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的长度方向交替均匀间隔设置。
其中,所述刻度线的长度为10mm,相邻两根刻度线之间的距离为1mm。
设置短线和长线的目的在于使相关操作人员可以更方便更直观地观察和判断待夹血管的尺寸,以便准确地做出相应的操作,从而优化整个医疗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钛夹本体的内侧底部设置有缺口。
其中,所述内侧底部为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的连接处;所述缺口呈三角形或者半圆形。
设置缺口的目的在于消除所述钛夹本体弯折时,其内侧底部产生的应力,从而使所述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相互靠拢贴合后不会回弹,而是稳定牢固地夹持组织或者血管。
进一步地,所述尾条上套有透明塑料管,所述尾条和所述透明塑料管之间设置有LED标记灯和与所述LED标记灯连接的电池。
在目前的各种内镜手术中,有一部分手术均需要术前对目标组织或者血管进行定位,以便进行相关治疗。设置LED标记灯的目的在于方便医生在治疗时可以快速地完成上述定位操作,提高手术的效率和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分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分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4890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生儿脐带夹
- 下一篇:医用耦合剂清洁回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