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改进结构的三腔二囊管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46071.5 | 申请日: | 2015-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469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8 |
发明(设计)人: | 陆文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25/10 | 分类号: | A61M25/1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8 | 代理人: | 张志醒 |
地址: | 518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进 结构 三腔二囊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材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讲,涉及一种改进结构的三腔二囊管。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常用的三腔二囊管,一般包括胃吸引管、胃气囊、食道气囊、与胃气囊相连通的胃气囊进气管及与食道气囊相连通的食道气囊进气管。相应的胃气囊及食道气囊则按前后顺序靠近胃吸引管的前端一定距离并排粘合套设于相应的胃吸引管的管壁,相应的胃气囊进气管及食道气囊进气管则分别与相应的胃吸引管相粘合而形成一体式结构,相应的胃吸引管的前端则设有多个开孔。
此种结构的三腔二囊管,虽然已经得到广泛应用,但其依然具有居多的缺陷和不足,具体来说,一方面,当使用相应的三腔二囊管对病人的胃部或食道管进行止血治疗,即在利用相应的三腔二囊管对病人胃道或食道进行牵引压迫止血时,相应的三腔二囊管在牵引的过程中,很容易压迫病人的鼻孔,即很容易的与病人的鼻孔产生摩擦,如此一来,即使得病人会产生不适,出现疼痛感,病人的鼻孔也会因三腔二囊管的管壁的摩擦而擦伤,甚至发生溃烂;另一方面,相应的三腔二囊管一般均为软质塑胶材质,在给病人的胃部或食道管进行止血治疗的过程中,三腔二囊管插入速度慢,使得不能提高工作效率,尤其当病人出现大出血时,需要及时抢救,及时止血,因此,时间就是生命,三腔二囊管的插入速度的提高,也是必须的。
藉此,基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对现有的三腔二囊管的结构等加以改进,以使得其插入速度快,提高插管效率,且使得再利用相应的三腔二囊管对病人的胃部或食道进行牵引压迫止血时,确保不与病人鼻孔产生摩擦使得病人鼻孔发生溃烂等,则是非常有必要的,其必然具有很好的市场推广价值。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的一种改进结构的三腔二囊管。
本实用新型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改进结构的三腔二囊管,包括胃吸引管、胃气囊、食道气囊、圆盘形气圈、与胃气囊相连通的胃气囊进气管及与食道气囊相连通的食道气囊进气管;
其中,胃气囊及食道气囊按前后顺序靠近胃吸引管的前端一定距离并排粘合套设于该胃吸引管的管壁;胃气囊进气管及食道气囊进气管分别与胃吸引管相粘合而形成一体式结构,且胃气囊进气管的进气端、食道气囊进气管的进气端及胃吸引管的管口端彼此张开形成树杈状结构;胃吸引管的前端管壁上开设有多个开孔,圆盘形气圈可滑动的固定于一体式结构的胃气囊进气管、食道气囊进气管及胃吸引管外。
下面对以上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阐述:
优选地,圆盘形气圈的侧端面设有一第一气体进出控制阀;通过第一气体进出控制阀的控制,圆盘形气圈的大小可调。
优选地,胃气囊进气管的进气端设有一第二气体进出控制阀,通过第二气体进出控制阀的控制,与胃气囊进气管相连通的胃气囊的大小可调。
优选地,食道气囊进气管的进气端设有一第三气体进出控制阀,通过第三气体进出控制阀的控制,与食道气囊进气管相连通的食道气囊的大小可调。
优选地,还包括一穿设于胃吸引管内的医用导丝,医用导丝的一端固定于胃吸引管的前端内壁,另一端固定于胃吸引管的管口端的内壁。
优选地,多个开孔沿胃吸引管的长度方向均布于胃吸引管的前端管壁的圆周面上。
优选地,多个开孔交错分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其一、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改进结构的三腔二囊管,在传统的三腔二囊管的基础上,增设有一圆盘形气圈,在使用本实用新型给病人做胃部或食道管止血治疗时,即在利用本实用新型对病人胃道或食道进行牵引压迫止血时,将所述圆盘形气圈滑动至固定于病人的鼻孔处,相应的三腔二囊管在牵引的过程中,所述圆盘形气圈能起到缓冲及隔离的作用,使得相应的三腔二囊管不会压迫病人的鼻孔,即不会与病人的鼻孔产生摩擦,进而,病人不会产生不适,不会有疼痛感,病人的鼻孔也不会擦伤,不会发生溃烂,从而,本实用新型使用效果好,且更具人性化。
其二、本实用新型通过所述第一气体进出控制阀的控制,使得所述圆盘形气圈的大小可调,进而,本实用新型可适用于不同鼻孔大小的病人使用。
其三、本实用新型增设有医用导丝,通过医用导丝的导引,使得能提高本实用新型的插入速度,节约插入时间,为病人的及时治疗提供保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改进结构的三腔二囊管的的整体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改进结构的三腔二囊管在使用完毕后的整体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例中,所述圆盘形气圈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未经北京大学深圳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4607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普外科手术用吸引器
- 下一篇:冠状静脉窦逆行灌注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