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公路桥梁防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43713.6 | 申请日: | 2015-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352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1 |
发明(设计)人: | 郭良华;马星云;崔朝启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良华 |
主分类号: | E01D19/12 | 分类号: | E01D19/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4900 山东省巨***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公路 桥梁 防水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公路桥梁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公路桥梁防水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交通事业的迅速发展和公路等级的提高,公路桥梁日益增多。钢筋混凝土桥面板在经受车辆重复荷载的震动、冲击、拉伸和剪切等力性能的影响,以及由于温度、气候变化引起膨胀、收缩后,往往会产生细微裂缝而引起桥面渗水或漏水,致使钢筋锈蚀,影响桥梁的耐久性。尤其是现浇缝混凝土结合部,虽在设计和施工中采取了多种防裂措施,但总存在薄弱环节,产生裂缝,若不采取防水处理,势必降低桥梁的使用年限。为了延长桥梁的使用寿命,减少维修费用,需要在水泥混凝土桥面上设置防水层。目前最为常用的桥面防水结构是在桥梁混凝土基层上喷洒桥面防水涂料或粘贴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然后铺筑热沥青混凝土,但是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受温度的影响大,过热容易发生溶化的现象,此外,当水通过裂缝进入后,不能够及时将水排出,整体设计还不够合理,实用性差。
为了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公路桥梁防水层装置[申请号:CN201220438601.7],包括有沥青混凝土面层、改性乳化沥青稀浆封层、尼龙丝编织网层、改性乳化沥青涂膜和混凝土基层,其特征在于在混凝土基层的上面,铺设有改性乳化沥青涂膜,在改性乳化沥青涂膜的上面,设置有尼龙丝编织网层,在尼龙丝编织网层的上面,设置有改性乳化沥青稀浆封层,在改性乳化沥青稀浆封层的上面,设置有沥青混凝土面层。
上述方案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现有技术的不足,但是当水通过裂缝进入后,不能够及时将水排出,整体设计还不够合理,实用性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能够防水的公路桥梁防水结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公路桥梁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凝土底层,所述的混凝土底层上涂覆有沥青防水层,所述的沥青防水层上设有铺设有耐高温橡胶层,所述的耐高温橡胶层上铺设有桥面水泥混凝土上层,所述的耐高温橡胶层的两侧伸出混凝土底层形成延伸端,所述的延伸端上连接有上塑料包裹层和下塑料包裹层,所述的上塑料包裹层向上翻折包裹住桥面水泥混凝土上层的侧部,所述的下塑料包裹层向下翻折包裹住混凝土底层的侧部。沥青防水层起到主要的防水作用,耐高温橡胶层避免沥青防水层在高温下溶化,上塑料包裹层和下塑料包裹层能够防止水从侧部的裂隙进入,防水效果好,整体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实用性强。
在上述的公路桥梁防水结构中,所述的耐高温橡胶层和桥面水泥混凝土上层之间设有疏水层,所述的疏水层中部设有若干平行排列的排水通道,上端面设有与排水通道相连通的上疏水口,下端面设有与排水通道相连通的下疏水口。当水通过裂缝进入后,疏水层利于将水及时排出,避免钢筋的锈蚀,提高桥梁的使用年限。
在上述的公路桥梁防水结构中所述的疏水层中设有汇集腔,所述的汇集腔一端通过汇集通道与排水通道相连通,另一端与下疏水口相连通。汇集腔利于将水集中排出。
在上述的公路桥梁防水结构中所述的下疏水口与设于耐高温橡胶层上的出水口相连通,所述的汇集腔设于公路桥梁地势较低处。利于将水排出。
在上述的公路桥梁防水结构中所述的耐高温橡胶层的端部通过第一可拆卸结构分别与上塑料包裹层和下塑料包裹层相连接,所述的上塑料包裹层的另一端通过第二可拆卸结构固定在桥面水泥混凝土上层上,所述的下塑料包裹层的另一端通过第二可拆卸结构固定在混凝土底层。方便上塑料包裹层和下塑料包裹层的更换。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公路桥梁防水结构的优点在于:第一,沥青防水层起到主要的防水作用,耐高温橡胶层避免沥青防水层在高温下溶化,上塑料包裹层和下塑料包裹层能够防止水从侧部的裂隙进入,防水效果好,整体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实用性强。第二,当水通过裂缝进入后,疏水层利于将水及时排出,避免钢筋的锈蚀,提高桥梁的使用年限。第三,汇集腔设于公路桥梁地势较低处,利于将水集中排出。第四,上塑料包裹层和下塑料包裹层均为可拆卸连接,利于更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混凝土底层1、沥青防水层2、耐高温橡胶层3、桥面水泥混凝土上层4、延伸端5、上塑料包裹层6、下塑料包裹层7、疏水层8、排水通道9、上疏水口10、下疏水口11、汇集腔12、汇集通道13。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良华,未经郭良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4371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