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梁板跨中的快拆式模板顶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41186.5 | 申请日: | 2015-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313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05 |
发明(设计)人: | 张松林;陆守稳;赵济生;龚文峰;尹苏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建设有限公司;泰兴市天润建筑安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1/48 | 分类号: | E04G11/48 |
代理公司: | 昆明正原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3100 | 代理人: | 徐玲菊 |
地址: | 2254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梁板跨 中的 快拆式 模板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梁板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梁板跨中的快拆式模板顶撑装置。
背景技术
在建筑工程的梁板结构模板支撑施工中,应用早拆体系提高模板支撑体系的周转速度,从而减少周转材料的一次投入用量,是个好的施工技术。目前常用的早拆体系是每2m设置一道保留顶撑带,其原理是依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所规定的模板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要求之中的一条,即当楼板跨度小于等于2m时,当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值的50%时,可以拆除底模及其支架。施工中就应用这一施工技术原理,采取每2m设置保留顶撑带的早拆体系。早拆体系应用的基本点是2m跨度范围,即保留顶撑带的设置间距不能超过2m,这对大面积特别是大跨度的梁板结构而言,在一般的梁板结构模板支撑架体的间距为1m左右时,采用该早拆体系需要有约占支撑架体40%的保留顶撑带,从而产生早拆体系的间距较密、数量较多、施工麻烦等问题,不能较好地推广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了一种装拆简单方便,仅用一组模板支撑的用于梁板跨中的快拆式模板顶撑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用于梁板跨中的快拆式模板顶撑装置,在梁板跨中设置一组,其特征在于:每一个快拆式模板顶撑装置包括设置于梁板下端面的模板,支持模板的长方木,用于支撑长方木的立杆,与立杆固定连接的横杆,设置于立杆下端且支承于地面或下层梁板上的木垫板,设置于立杆上端的用于承托长方木的可调顶托。
优选的是,所述可调顶托包括槽形板,连接在槽形板下方的螺杆,设置在螺杆上的带把柄的调节螺母,所述螺杆插入立杆上部的螺孔内,并通过带把柄的调节螺母进行升、降调节。
优选的是,所述快拆式模板顶撑装置,只在梁板结构跨中设置一组,即可通过保留该组快拆式模板顶撑装置,方便地拆除其它底模及支架,实现模板支撑体系的快速周转。
优选的是,所述木垫板的长×宽为200×20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支撑稳定,拆装简单方便,可极大提高梁板的施工质量和施工速度,降低施工成本,加快材料使用的周转速度。本实用新型依据当梁板结构的跨度减半,承载能力得到提高的原理,不论梁板结构的跨度大小,只要在跨度中间设置一组模板顶撑装置,在梁板的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值的50%时,就可方便的拆除其它底模及支架,实现模板支撑体系的快速周转,改变了传统的每2米设置保留顶撑的早拆体系的做法。该快拆式模板顶撑装置采用现场施工材料,就地取材,不用购置。本实用新型技术先进、施工简便、减少投入、施工文明,具有技术创新性和施工实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梁板跨中设置一组快拆式模板顶撑装置的平面布置简图。
图中:1—楼板;2—梁板;3—梁板跨中;4—快拆式模板顶撑装置;5—楼板施工模板支撑架体。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41—上梁板;42—长方木;43—模板;44—带把柄的调节螺母;45—立杆;46—木垫板;47—下梁板;48—横杆;49—螺杆;40—槽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建设有限公司;泰兴市天润建筑安装有限公司,未经中兴建设有限公司;泰兴市天润建筑安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4118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模板支撑系统
- 下一篇:储煤仓双曲线漏斗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