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升降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039459.2 | 申请日: | 2015-01-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496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2 | 
| 发明(设计)人: | 刘训非;凌璟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 主分类号: | B66B1/28 | 分类号: | B66B1/28 |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 地址: | 215104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升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升降装置。
背景技术
垂直升降电梯具有一个轿厢,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的或倾斜角小于15°的刚性导轨之间。轿厢尺寸与结构形式便于乘客出入或装卸货物。习惯上不论其驱动方式如何,将电梯作为建筑物内垂直交通运输工具的总称。按速度可分低速电梯(1米/秒以下)、快速电梯(1~2米/秒)和高速电梯(2米/秒以上)。19世纪中期开始出现液压电梯,至今仍在低层建筑物上应用。1852年,美国的E.G.奥蒂斯研制出钢丝绳提升的安全升降机。80年代,驱动装置有进一步改进,如电动机通过蜗杆传动带动缠绕卷筒、采用平衡重等。19世纪末,采用了摩擦轮传动,大大增加电梯的提升高度。
由于搬运货物的工作经常需要将楼上的产品和半成品自动的搬运到楼下存放,不管是采用全自动化搬运车还是半自动化搬运车,均需用到升降装置。因此高精度的升降装置是很有必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升降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升降装置,包括直流马达和直流马达驱动的升降梯,还包括楼层定位装置,所述楼层定位装置包括一转动编码器,所述转动编码器连接一单片机,所述单片机通过连接驱动电路与直流马达相连;所述转动编码器为一圆盘,其上均匀的开有多个凹槽。
所述的一种升降装置,所述楼层定位装置还包括一红外线传感器,所述红外线传感器与转动编码器相连。
所述的一种升降装置,所述楼层定位装置还包括一存储器,所述转动编码器通过连接一存储器之后再连接单片机。
所述的一种升降装置,所述单片机通过PWM控制直流马达。
所述的一种升降装置,所述转动编码器上的凹槽数量为72个。
所述的一种升降装置,所述转动编码器为铝制圆盘。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升降装置,通过转动编码器配合单片机控制,达到马达启动运转时施以加速控制,煞车之前施以减速控制。并且通过马达转动时脉波信号便传送到单片机,经由单片机的计算比较,即可进行精确的楼层定位。本实用新型的转动编码器为铝制圆盘,开有凹槽,结构简单,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是楼层定位装置的示意图
图3是转动编码器的放大示意图。
图4是转动编码器的输出波形图。
图中:1、直流马达,2、升降梯,3、楼层定位装置,31、转动编码器,32、单片机,33、驱动电路,34、红外线传感器,35、存储器,4、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升降装置,包括直流马达1和直流马达1驱动的升降梯2,还包括楼层定位装置3,所述楼层定位装置3包括一转动编码器31,所述转动编码器31连接一单片机32,所述单片机32通过连接驱动电路33与直流马达1相连;所述转动编码器31为一圆盘,其上均匀的开有多个凹槽4。
所述楼层定位装置3还包括一红外线传感器34和一存储器35,所述红外线传感器34与转动编码器31相连。所述转动编码器34通过连接一存储器35之后再连接单片机32。所述单片机32通过PWM控制直流马达1。所述转动编码器31上的凹槽数量为72个。所述转动编码器31为铝制圆盘。
本实用新型的升降装置,马达1转动时脉波信号便传送到单片机32,经由单片机32的计算比较,即可进行楼层定位,还可启动加速和减速刹车。增加一个存储器35,以作为存储转动编码器31的脉波数,转动编码器31利用红外线传感器34遮光与透光的原理加以计数,再利用存储器35存储其值,达到电梯的楼层定位控制。
图4中,当透光时为HIGH(1),遮光时为LOW(0),利用此波形,就可达到逻辑计数的功能。楼层定位测试可以先预估两层楼之间的脉波数,然后实际测试电梯停的位置,如果位置不正确,再增减脉波数,直到整确定位为止;也可以以学习记忆的方法来记录脉波数。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未经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3945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棘爪自动复位功能的单制动压板装置的双向限速器
- 下一篇:一种线缆线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