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38132.3 | 申请日: | 2015-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411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1 |
发明(设计)人: | 黄锋勇;杜德安;常稳;吴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德菱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9/26 | 分类号: | H01H9/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6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电源 自动 转换开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
背景技术
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是一种用于电网系统中网电与网电或网电与发电机电源启动切换的装置,可使电源连续源供电,当常用电突然故障或停电时,通过双电源转换开关,自动投入到备用电源上,使设备仍能正常运行。现有的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接线通常采用双进双出式,即进线端与主电源和备用电源连接,出线端通过两条线与用电器连接,由于出线端连接的是同一用电器,因此两个出线端要与同一用电器用两组导线连接两次,造成不必要的材料浪费和人力浪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便于接线的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一种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包括操作机构和与操作机构联动连接的开关主体,所述开关主体包括上、下两组触头组合,每组触头组合包括连杆机构、动触头组件、静触头组件、连杆座、触头座,动触头组件安装在触头座内滑移,静触头组件对应动触头组件设置在触头座两侧,连杆座设置在触头座一侧,连杆机构设置在连杆座内,连杆机构一端与操作机构联动连接,动触头组件与连杆机构另一端联动连接,静触头组件包括成对设置的多组进线端子和出线端子,上、下两组触头组合的出线端子外端相互对应连接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设置是所述下方触头组合的出线端子外端向上延伸与上方触头组合对应的出线端子紧密贴合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具体设置是所述上方触头组合的出线端子外端向下延伸与下方触头组合对应的出线端子紧密贴合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动触头组件包括一根滑杆、多个接触桥、多个簧片,滑杆设置在触头座内滑移,所述触头座一侧形成联动孔,滑杆通过联动孔与连杆机构联动连接,滑杆上成对形成多组接触孔,接触桥相向设置在每组接触孔的内侧,簧片设置在接触桥外侧的接触孔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触头座的上底面和下底面的内侧对应滑杆形成滑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杆机构包括拉杆、连杆、弹簧杆,拉杆与操作机构连接,连杆铰接在连杆座上,连杆顶端与拉杆连接,连杆顶端上设置有联动座,滑杆一侧伸入连杆座内形成连杆槽,联动座顶在连杆槽内,滑杆通过连杆槽与连杆联动连接,弹簧杆一端连接在连杆上,另一端连接在连杆座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杆座内设置有微动开关,滑杆在连杆座内形成开关顶杆,开关顶杆与微动开关对应设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静触头组件的进线端子和出线端子的内侧朝向动触头组件的接触桥一侧形成逐渐变窄的弧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出线端子连接在一起,只需要一次接线,节省导线,方便接线;出线端子合并连接在原有的出线端子处,不用改变接线方式和配电箱的结构,适用性强;动触头与连杆机构的连接方式简单有效,提高了产品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触头组合爆炸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立体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德菱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德菱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3813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空心对管轴键盘
- 下一篇:数控机床手拨开关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