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实验室用粉末搅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37945.0 | 申请日: | 2015-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292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1 |
发明(设计)人: | 闻昌有 | 申请(专利权)人: | 闻昌有 |
主分类号: | B01F15/00 | 分类号: | B01F15/00 |
代理公司: | 东营双桥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7107 | 代理人: | 侯玉山 |
地址: | 2572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实验室 粉末 搅拌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实验室用物料混合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实验室用粉末搅拌装置。
背景技术
在建筑水泥、油井水泥浆等实验中,水泥以及与之相关药品的粉尘污染一直是困扰水泥实验室工作人员身心健康和影响实验精度老大难问题。水泥浆与药品的混拌是一个较为严谨和细致的工作。水泥和药品称重后,要从盛装器皿倒到一块软的胶皮垫子上,再将胶皮垫子卷成和浆杯口粗细的圆筒。之后再在规定的时间内快速倒入高速旋转的浆杯中。在这些操作中会有大量的水泥及药品粉尘飞出,严重污染工作环境。 同时,再倒换器皿过程中会有水泥和药品的少量损失,因而会影响到水泥实验的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操作方便、能够减少实验室粉尘污染和提高实验精度的实验室用粉末混合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浆杯以及其内安装的搅拌器,所述浆杯上安装漏斗,所述漏斗的下出口上活动安装塞子。
上述方案进一步优选为:
所述漏斗包括上部的锥形部和下部的直筒部;所述直筒部的上端支撑连接在锥形部的外表面、下端与浆杯套接;所述漏斗的下出口位于锥形部的底端。
所述浆杯的外表面设有把手,所述直筒部的下端设有凹口;所述直筒部套接在浆杯外部且通过凹口卡在所述把手上进行固定。
所述漏斗上连接有提手。
所述提手安装在锥形部的顶部,所述塞子上连接拉绳,且所述拉绳的上端穿过提手上的导向孔。
所述塞子由底部的圆柱体和顶部的圆锥体相互连接而成,所述拉绳的一端与圆锥体的顶部连接、另一端连接拉环。
本实用新型能够降低水泥与及其相关实验药品粉尘对实验人员的身体伤害;同时,尽可能较少水泥及其药品的质量损失,提高实验精度。其应用不仅解决了实验室二次污染问题,还减少了其外围辅助工具的使用,一定程度的减低了实验人员的劳动强度;广泛适用于建筑水泥、油井水泥等实验室中的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漏斗的结构示意图(塞子塞上);
图3是图1中漏斗的结构示意图(塞子拔出);
图中:1、锥形部,2、直筒部,3、塞子,4、提手,5、拉绳,6、凹口,7、下出口,8、漏斗,9、浆杯,10、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一种实验室用粉末搅拌装置,包括浆杯9以及其内安装的搅拌器,浆杯9上安装漏斗8;漏斗8包括上部的锥形部1和下部的直筒部2,直筒部2的上端支撑连接在锥形部1的外表面;浆杯9的外表面设有把手10,直筒部2的下端设有凹口6,直筒部2套接在浆杯9外部且通过凹口6卡在把手10上进行固定。锥形部1的顶部安装提手4、下部设有与直筒部2连通下出口7,下出口7上安装塞子3,塞子3由底部的圆柱体和顶部的圆锥体相互连接而成,塞子3上连接拉绳5,拉绳5的一端与圆锥体的顶部连接、另一端连接拉环,且拉绳5穿过提手4上的导向孔。
使用时,将浆杯9的搅拌器与电机连接,然后将漏斗8坐在浆杯9上,塞上塞子3,将称好的物料粉末倒在漏斗8中,然后开启搅拌器,并上提拉绳5拔出塞子,物料粉末会全部吸入浆9杯中。其工作原理是:当搅拌器的高速电机转速在4000—12000转/分,漏斗扣在浆杯上致使浆杯中产生较大的向下的气流,当拔出漏斗中的塞子后,外部空气就由漏斗下出口大量进入,保证漏斗中的物料粉末全部吸入浆杯中。这一物理效果即抑制了粉尘的飞出,同时也保障了实验精度。在建筑水泥、油井水泥浆等实验中,经过多次实验室实际试验,目视基本看不见粉尘飞出;基本能够保证水泥和药品的质量没有损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闻昌有,未经闻昌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3794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干法制粒机工作区防护罩
- 下一篇:一种用于玻璃胶生产的电动一体化搅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