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电厂循环水余热利用的冷热多联供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37511.0 | 申请日: | 2015-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608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8 |
发明(设计)人: | 邵海燕;单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煤炭工业济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29/00 | 分类号: | F25B29/00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张贵宾 |
地址: | 250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电厂 循环 余热 利用 冷热 多联供 系统 | ||
(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厂余热利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电厂循环水余热利用的冷热多联供系统。
(二) 背景技术
目前,在火力发电厂中纯凝汽轮机的排汽进入冷凝器,由循环水将热量带走,经冷却塔释放在大气中,这样造成了巨大热量损失,且释放到空气中的水汽加大空气湿度也有利于雾霾天气产生。对于电厂循环水余热利用,现在主要的利用方式是冬季供热。在采暖季节,循环水可以直接供给居民的采暖系统,利用其余热,满足供热需求。但是,在非采暖季节,循环水被送至冷却塔,大部分热量被释放到空气中,造成能量浪费。
(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节能减排、可充分利用汽轮机循环水余热的基于电厂循环水余热利用的冷热多联供系统。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基于电厂循环水余热利用的冷热多联供系统,包括汽轮机,汽轮机连接发电机,汽轮机排汽口与凝汽器相连接,凝汽器出水口通过第一出水管道与冷却塔相连接,凝汽器进水口通过第一进水管道与冷却塔相连接,其特征是:所述凝汽器出水口通过第二出水管道与供热终端相连接,凝汽器进水口通过第二进水管道与供热终端相连接,凝汽器出水口通过第三出水管道与吸收式制冷机相连接,吸收式制冷机出水口通过第三进水管道与第二进水管道相连接。
所述第一出水管道上设有第一阀门,第一进水管道上设有第二阀门和负荷调节水泵。
所述第二出水管道上设有第三阀门,第二进水管道上设有第四阀门和循环泵。
所述第三出水管道上设有第五阀门,第三进水管道上设有第六阀门,第三进水管道末端连接于第四阀门和循环泵之间。
所述吸收式制冷机连接有若干风机盘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冬季运行循环水供热运行模式,将余热供给热用户;夏季运行吸收式制冷装置,提供冷源,实现了余热的梯级利用。负荷调节系统自动调节循环水量,满足冷热负荷变化。本装置能使余热得到充分利用,节约了供热制冷成本,减少了冷却塔向环境的散热和水分蒸发,降低了污染,节能减排。
(四)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汽轮机,2发电机,3凝汽器,4第一出水管道,5冷却塔,6第一进水管道,7第二出水管道,8供热终端,9第二进水管道,10第三出水管道,11吸收式制冷机,12第三进水管道,13第一阀门,14第二阀门,15负荷调节水泵,16第三阀门,17第四阀门,18循环泵,19第五阀门,20第六阀门,21风机盘管。
(五)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例。该实施例包括汽轮机1,汽轮机1连接发电机2,汽轮机1排汽口与凝汽器3相连接,凝汽器3出水口通过第一出水管道4与冷却塔5相连接,凝汽器3进水口通过第一进水管道6与冷却塔5相连接,凝汽器3出水口通过第二出水管道7与供热终端8相连接,凝汽器3进水口通过第二进水管道9与供热终端8相连接,凝汽器3出水口通过第三出水管道10与吸收式制冷机11相连接,吸收式制冷机11出水口通过第三进水管道12与第二进水管道9相连接。第一出水管道4上设有第一阀门13,第一进水管道6上设有第二阀门14和负荷调节水泵15。第二出水管道7上设有第三阀门16,第二进水管道9上设有第四阀门17和循环泵18。第三出水管道10上设有第五阀门19,第三进水管道12上设有第六阀门20,第三进水管道12末端连接于第四阀门17和循环泵18之间。吸收式制冷机11连接有若干风机盘管21。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基于电厂循环水余热利用的冷热多联供系统,在冬季时运行循环水供热模式:打开第一阀门13、第二阀门14、第三阀门16、第四阀门17,关闭第五阀门19、第六阀门20。循环水通过第三阀门16,进入供热终端8,经过第四阀门17、循环泵18加压进入凝汽器3。根据供热负荷大小,通过调节第一阀门13及负荷调节水泵15调节进入冷却塔5的水量,满足供热负荷变化需求。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基于电厂循环水余热利用的冷热多联供系统,在夏季时运行循环水制冷模式:打开第一阀门13、第二阀门14、第五阀门19、第六阀门20,关闭第三阀门16、第四阀门17。循环水通过第五阀门19,进入吸收式制冷机11,经过第六阀门20、循环泵18加压进入凝汽器3。通过调节第一阀门13调节进入冷却塔5的水量,满足制冷负荷变化需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煤炭工业济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煤炭工业济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3751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冻干箱夹套冷却系统
- 下一篇:一种冷水机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