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注塑机多功能工作台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36637.6 | 申请日: | 2015-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825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0 |
发明(设计)人: | 孙兴无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中骏上原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17 | 分类号: | B29C45/17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511853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注塑 多功能 工作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作台设备领域,具体地讲是涉及一种注塑机多功能工作台。
背景技术
目前,注塑成型,常规采用的一般输送机,成型后机械手取产品后放置在输送机上,再通过输送机到达作业台,这中间存在的不足之处有几个方面:其一,空间占用比较大,输送机一般在4-5米长;其二,比较危险,机械手放置到输送机上时为了使产品不损伤,需要尽量与输送台面距离缩短,有可能碰到人的头部;其三,可能损伤产品,由于输送机比较长距离输送,可能会碰到边缘金属部而导致产品损伤。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以上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便捷、安全性高、占用空间小、避免产品划伤的注塑机多功能工作台。
本实用新型解决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注塑机多功能工作台,它包括支架、支撑夹、支撑轮和升降线。所述支架采用复合管通过连接件连接组合而成,可拆卸调节,所述支架底部配有四套可以调节的脚环。
所述支架顶端的后侧复合管上设有一组支撑夹,所述支架左侧复合管和右侧复合管上分别设有两组支撑夹。
所述支撑夹背面上设有支撑轮。
所述升降线一侧连接重配系统并向上延伸分出左右两条分支线分别缠绕于支撑轮、定位柱后,再次分出两条分支线分别缠绕支撑轮后垂直向下与托杆连接。
所述托杆上设有升降层板。
所述升降层板采用8mm中空板面铺5mm白色泡棉构成。
所述支架下端设有水口导向槽。
所述水口导向槽正下方连接水口接料盘。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1.安全性高,机械手放置产品时的高度在1.90m以上,不可能伤到人;2.减少伤痕发生,注塑件自动落到升降层板(接件盘)上,在平衡配重力的作用下,不会反弹和划伤产品;3.升降层板(接件盘)台面采用泡棉,不可能因台面的碰撞而产生的伤痕;4.空间占用减少,移动更加便利;5.水口直接通过作业台上的接料口落入接料箱,提升的作业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A处的放大局部示意图。
图5是图1中B处的放大局部示意图。
图6是图1中C处的放大局部示意图。
图7是图1中D处的放大局部示意图。
图示:1.支架,2.重配系统,3.升降线,3a、3b.分支线,4.托杆,5.升降层板,6.水口导向槽,7.水口接料盘,8.支撑夹,9.支撑轮,10.定位柱,11.节能灯,12、12a、12b、12c.复合管,13.连接件,14.脚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一种注塑机多功能工作台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和图7所示,一种注塑机多功能工作台,它包括支架1、支撑夹8、支撑轮9和升降线3。所述支架1采用米黄色柔性复合管12和标准连接件13连接组合而成,拆卸调节非常方便,所述复合管12选用钢塑复合管或不锈钢复合管;所述支架1底部配有四套可以调节的脚环14,若再需要调高高度时,可以再次通过连接件13增加复合管12。在支架1顶端的后侧复合管12a上设有一组支撑夹8,所述支架1左侧复合管12b和右侧复合管12c上分别设有两组支撑夹8。为了方便缠绕分支线3a/3b,所述支撑夹8背面上设有支撑轮9。
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所述升降线3一侧连接重配系统2并向上延伸分出左右两条分支线3a分别缠绕于支撑轮9、定位柱10后,再次分出两条分支线3b分别缠绕支撑轮9后垂直向下与托杆4连接。所述重配系统2由多个配重砝码构成,配重砝码总重1.5kg,砝码10g×5、20g×5、50g×5、100g×5、200g×5。根据实际工作需要进行调节砝码重量,可以自由调节产品不同自由升降。所述托杆4上设有升降层板5,升降层板5采用8mm中空板面铺5mm白色泡棉构成,避免产品碰撞而产生刮痕;所述支架1下端设有水口导向槽6,所述水口导向槽6正下方连接水口接料盘7,在工作台上方配一台T5、28W双支节能灯11装置,方便夜间照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中骏上原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中骏上原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3663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注射机构
- 下一篇:一种发动机塑料件连接用金属嵌件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