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槽型通信电子精密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36107.1 | 申请日: | 2015-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913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0 |
发明(设计)人: | 王坚波;裘祖军;易裕生;欧阳辉;王志钢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锦凌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40 | 分类号: | H01R13/40;H01R13/02;H01R13/46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神州众达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51 | 代理人: | 皮发泉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槽型 通信 电子 精密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槽型通信电子精密连接器。
背景技术
板对板连接器是目前所有连接器产品类型中传输能力最强的连接器产品,主要应用于电力系统、通信网络、通讯、金融制造、电梯、工业自动化、医疗设备、办公设备、家电、军工制造等行业。连接器上的端子只是直接插接在塑胶主体上,该连接方式不甚牢固,使端子很容易受不当外力的损坏,且与公座接触很容易出现接触不良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槽型通信电子精密连接器,塑胶槽采用双槽型设计,使得端子与塑胶主体的连接结构稳定。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槽型通信电子精密连接器,包括塑胶主体和多数端子,所述塑胶主体上设有多排用于插接端子的塑胶槽,且每个塑胶槽均由纵向分布的第一外插槽和第二外插槽构成,每个第一外插槽通过设置在中心位置上的分隔板分隔后在其两边均成型有一个收容内槽;每个端子的底端均向下延伸有两个插接臂,两个插接臂之间形成有预留间隙,所述每个端子插接在对应的塑胶槽内后,每个插接臂收容在对应的收容内槽内,且分隔板收容于预留间隙内。
其中,所述每个端子还包括插接在第二外插槽内的主体部和沿着主体部的侧边延伸且与公座适配的接触引脚;所述第二外插槽的底端侧壁上开设有封闭开孔,所述接触引脚贯穿出封闭开孔外。
其中,所述接触引脚为从主体部一体冲压折弯出而形成的,端子插接在塑胶槽内后接触引脚沿塑胶主体的侧边延伸出且与其呈直角设置。
其中,所述主体部的底边缘和侧边缘上均设有限位凸点,所述第二外插槽的内底边缘和内侧边缘处均设有与限位凸点相适配的限位凹槽,所述每个端子插接在对应的塑胶槽内后,限位凸点落入对应的限位凹槽内。
其中,所述接触引脚与主体部的接合处呈倒角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槽型通信电子精密连接器,在塑胶槽设置两个外插槽,且第一外插槽通过设置在中心位置上的分隔板分隔后在其两边均成型有一个收容内槽,而且将端子插接在第一外插槽内的部分设计成与每个收容内槽对应的两个插接臂,上述结构的改进将塑胶槽设计成双槽型结构,增加了端子与塑胶主体的接触面积,保证了连接结构的稳定牢固,不仅使得端子能够加倍的抵挡不当外力的损坏,而且使与公座接触性能更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塑胶主体的横向截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端子的结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组装后的结构图;
图4为图3的截面放大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1、塑胶主体 2、端子
11、第一外插槽 12、第二外插槽
21、插接臂 22、预留间隙
23、主体部 24、接触引脚
111、分隔板 112、收容内槽
231、限位凸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表述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描述。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槽型通信电子精密连接器,包括塑胶主体1和多数端子2,塑胶主体1上设有多排用于插接端子2的塑胶槽,且每个塑胶槽均由纵向分布的第一外插槽11和第二外插槽12构成,每个第一外插槽11通过设置在中心位置上的分隔板111分隔后在其两边均成型有一个收容内槽112;每个端子2的底端均向下延伸有两个插接臂21,两个插接臂21之间形成有预留间隙22,每个端子2插接在对应的塑胶槽内后,每个插接臂21收容在对应的收容内槽112内,且分隔板111收容于预留间隙22内。
相较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槽型通信电子精密连接器,在塑胶槽设置两个外插槽,且第一外插槽11通过设置在中心位置上的分隔板111分隔后在其两边均成型有一个收容内槽112,而且将端子2插接在第一外插槽11内的部分设计成与每个收容内槽112对应的两个插接臂21,上述结构的改进将塑胶槽设计成双槽型结构,增加了端子2与塑胶主体1的接触面积,保证了连接结构的稳定牢固,不仅使得端子能够加倍的抵挡不当外力的损坏,而且使与公座接触性能更稳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锦凌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锦凌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3610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HDMI接口陶瓷接头
- 下一篇:轨道型电联接端子的导电接线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