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能提高捕虫效率的捕虫笼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34363.7 | 申请日: | 2015-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438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8 |
发明(设计)人: | 王梓馨;王曼馨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梓馨 |
主分类号: | A01M1/04 | 分类号: | A01M1/04;A01M1/16 |
代理公司: | 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 62100 | 代理人: | 周立新 |
地址: | 730000 甘肃省兰***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效率 捕虫笼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林工具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粘虫工具,具体涉及一种能提高捕虫效率的捕虫笼。
背景技术
色板诱虫技术作为一种有效的无公害治虫手段很快发展起来。但是目前一般粘虫板都是通过粘贴在基板上的涂胶粘膜层捕捉飞虫,若飞虫不撞到粘虫板的涂胶粘膜层上,就不能被捕捉,使得捕虫效率低下,且这种一般色板在黑暗中不能有效发光,导致夜晚不能有效诱捕害虫。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提高捕虫效率的捕虫笼。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能提高捕虫效率的捕虫笼,包括中空的采用透明材料制成的壳体;壳体内壁上涂覆有多功能胶层,多功能胶层上粘贴有多层涂胶粘膜层;壳体底部设有底板,壳体上顶端设有进口。
所述的壳体为灯笼形。
所述的壳体由两块半壳体组成,该两块半壳体的一侧通过合页相连接,该两块半壳体的另一侧合拢后通过锁扣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捕虫笼采为灯笼形,只有唯一的进出口,当飞虫进入后,不易从进出口逃出,且在飞行过程中极易撞到表面粘贴有涂胶粘膜层的捕虫笼内壁上,提高捕虫效率。且在涂胶粘膜层和捕虫笼侧壁之间设置添加有长余辉光催化复合材料的涂胶粘膜层,昼夜连续发光诱虫,吸引更多的飞虫进入捕虫笼内,大大提高捕虫效率。还能自动杀菌消毒,净化空气。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捕虫笼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多功能胶层,3.涂胶粘膜层,4.底板,5.挂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捕虫笼,包括灯笼形的中空的壳体1,壳体1采用透明材料,如有机玻璃制成;壳体1的内壁上涂覆有多功能胶层2,多功能胶层2上粘贴有多层涂胶粘膜层3;壳体1底部设有底板4,壳体上顶端设有进口。
可以在壳体1的上部对称设置两个挂孔5,便于悬挂本实用新型捕虫笼,如图1所示。也可以在需要捕虫的场所安装支架,然后将底板4与该支架固定连接,使得捕虫笼牢固安装在该支架上。
为了便于更新涂胶粘膜层3,壳体1制成可打开关闭的结构,即壳体1由两块半壳体组成,该两块半壳体的一侧通过合页相连接,该两块半壳体的另一侧合拢后通过锁扣相连接。
多功能胶层2这样制得:向反应釜中加入1000g白油、50g丁基橡胶、500g聚乙烯、100gSIS(苯乙烯一异戊二烯一苯乙烯)、100g加氢树脂、10g抗氧剂1010、2g硅油,3g长余辉荧光粉和3g光催化剂,加热并搅拌均匀后,脱硅油压膜,即得。多功能胶层2制作过程中,在原涂胶料中加入长余辉荧光粉,除了白天可正常发光诱虫外,夜晚也可通过自发光达到诱虫的功效,使得昼夜连续发光诱虫;加入光催化剂,在光作用下可自动进行杀菌消毒,净化空气;即使是夜晚,也可在长余辉荧光粉发出的光的作用下进行自动杀菌消毒,有效抑制病毒病菌的传播。
长余辉荧光粉引诱害虫扑向涂胶的硅油透明膜而使害虫被粘结在透明膜上致死;涂胶粘膜层3为带有粘结剂的双面硅油透明膜,涂胶粘膜层3是多层依次覆盖粘结,当一层涂胶粘膜粘连较多的昆虫后,可撕去该层涂胶粘膜,继续使用次外层,直到用完为止,从而实现重复使用、节省材料降低成本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多功能捕虫笼应用现代生物化学、光物理化学的特性,利用了农业害虫具有趋绿性、趋黄性和趋光性等特点而研发,可多次使用,节省材料,降低成本,减少资源的消耗,可昼夜连续发光诱虫杀虫,且不断自动杀菌消毒,净化空气,在高效防治害虫的基础上,还有效的保证作物健康生长,具有很好的应用潜力和推广前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梓馨,未经王梓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3436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方格星虫捕捉系统的喷水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可折叠式鱼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