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纳米银浆制造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33071.1 | 申请日: | 2015-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493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8 |
发明(设计)人: | 姚夏娣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科锐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F9/16 | 分类号: | B22F9/16;B82Y4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政联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9 | 代理人: | 郭晓华 |
地址: | 315300 浙江省宁波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制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纳米银浆制造机。
背景技术
纳米银溶液(Nano Silver)是将粒径制备到1-100nm的金属银单质。纳米银粒径大多在20纳米左右,具有光谱杀菌作用,大约650多种细菌,而且不产生耐药性。
现有的纳米银浆制造设备其效率较低,且结构复杂,安全性能较差,在制备时,放入其他配料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新颖,使用简单,安全性高,体型较小,便捷性强,制成纯度较高的纳米银浆制造机。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纳米银浆制造机,包括顶盖、反应槽和动力机构,所述顶盖盖于反应槽槽口,所述动力机构贯穿于反应槽底部,所述顶盖上设有一个以上的通孔,所述通孔内设有导流棒,所述通孔下方设有对应的导流槽,所述导流槽内设有一个以上的隔离膜,所述各个隔离膜分别与各个导流棒相对应,导流槽尾端设有开口,所述反应槽底部设有左银棒电极和右银棒电极,所述左银棒电极和右银棒电极设有一对以上,所述反应槽中心底部设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与动力机构联动,所述搅拌轴上设有一个以上的凸点。
作为优选,所述左银棒电极和右银棒电极的银纯度为99.99%以上,也可根据情况进行选取。
作为优选,所述各个凸点呈阵列设置,较为均匀。
作为优选,所述各个凸点采用均匀分布的形式排列,具体可根据情况进行选取。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设置有导流棒,能够与导流槽、隔离膜相配合,先通过导流棒进行输入,避免泄露,再通过隔离膜进行均分,充分混合后,经由开口流入反应槽内,提高反应效果,减少其他的繁琐步骤,由于设置有左银棒电极和右银棒电极,且设有一对以上,能够在其中某一个或某一对损坏后进行替换,提前备用,十分方便,且采用了搅拌轴上设置一个以上的凸点,搅拌更加均匀,提高了搅拌效果,从而提高了纯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纳米银浆制造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所示,一种纳米银浆制造机,包括顶盖1、反应槽2和动力机构3,所述顶盖1盖于反应槽2槽口,所述动力机构3贯穿于反应槽2底部,所述顶盖1上设有一个以上的通孔4,所述通孔4内设有导流棒5,所述通孔4下方设有对应的导流槽6,所述导流槽6内设有一个以上的隔离膜7,隔离膜7可进行渗透,其孔径可根据情况进行选取,所述各个隔离膜7分别与各个导流棒5相对应,导流槽6尾端设有开口8,所述反应槽2底部设有左银棒电极9和右银棒电极10,所述左银棒电极9和右银棒电极10设有一对以上,所述反应槽2中心底部设有搅拌轴11,所述搅拌轴11与动力机构3联动,所述搅拌轴11上设有一个以上的凸点12。
所述左银棒电极9和右银棒电极10的银纯度为99.99%以上。
所述各个凸点12呈阵列设置。
所述各个凸点12采用均匀分布的形式排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设置有导流棒,能够与导流槽、隔离膜相配合,先通过导流棒进行输入,避免泄露,再通过隔离膜进行均分,充分混合后,经由开口流入反应槽内,提高反应效果,减少其他的繁琐步骤,由于设置有左银棒电极和右银棒电极,且设有一对以上,能够在其中某一个或某一对损坏后进行替换,提前备用,十分方便,且采用了搅拌轴上设置一个以上的凸点,搅拌更加均匀,提高了搅拌效果,从而提高了纯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保护范围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科锐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宁波科锐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3307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免上多根料装置
- 下一篇:金属注射成形零件冷矫形光学可视模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