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供作业人员和运输车辆通行的通道有效
申请号: | 201520032061.6 | 申请日: | 2015-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364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1 |
发明(设计)人: | 滕岩;张晓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天承矿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11/00 | 分类号: | E21F11/00 |
代理公司: | 烟台双联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25 | 代理人: | 梁翠荣 |
地址: | 261438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作业 人员 运输 车辆 通行 通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矿山开采工程采矿掘进防护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在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中、由于上下盘围岩不稳固形成了危险采空区、造成不能进行正常回采作业的环境的供作业人员和运输车辆安全通行的通道。
背景技术
不断提高矿石的回采率,降低损失率,是矿山开采资源不断追求的技术革新目标。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在回采过程中,由于上下盘和顶板围岩的局部不稳固,很容易造成高危采空区,采场的局部的暴露面积会达到5米以上,在这种状况下作业人员和运输车辆不能进行安全作业。因矿石品位较富,价值较高,为了能够更安全有效的将矿体两翼和上下盘回采,就需要一个安全稳定的出矿作业进路通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改进已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适用于高危采空区位置、结构简单、成本低、施工方便、安全可靠的供作业人员和运输车辆通行的通道。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一种供作业人员和运输车辆通行的通道,其特点是采用间隔设置的废旧道轨做支撑框架,紧贴支撑框架外侧设有木质模板支撑,木质模板支撑外侧浇注有混凝土隔墙,高强度钢筋混凝土假顶设置在混凝土隔墙的上方并横跨两侧的混凝土隔墙,所述的高强度钢筋混凝土假顶内设有12mm钢筋以0.2×0.2m的网度铺设的骨架。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是所述的支撑框架的间距为2m。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是所述的混凝土隔墙的厚度在0.5m及以上。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是所述的高强度钢筋混凝土假顶的厚度为1m。
本实用新型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显著特点和积极效果:本实用新型是采用间隔设置的废旧道轨做支撑框架,紧贴支撑框架外侧设有木质模板支撑,木质模板支撑外侧浇注有混凝土隔墙,高强度钢筋混凝土假顶设置在混凝土隔墙的上方并横跨两侧的混凝土隔墙,将本装置设置在回采过程中形成的高危采空区位置,利用低成本材料形成一个使作业人员和运输车辆正常通行作业通道,保证回采工作顺利进行,从而可以有利的对矿体进行回采,大大减少了损失率,获得更大的效益。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供作业人员和运输车辆通行的通道,参照图1,是采用间隔设置的废旧道轨做支撑框架1,支撑框架1垂直地面设置,所述的支撑框架1的间距为2m,紧贴支撑框架1外侧设有木质模板支撑2,木质模板支撑2外侧浇注有厚度在0.5m及以上的混凝土隔墙3,厚度为1m的高强度钢筋混凝土假顶4设置在混凝土隔墙3的上方并横跨两侧的混凝土隔墙3,所述的高强度钢筋混凝土假顶4内设有12mm钢筋以0.2×0.2m的网度铺设的骨架。
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参照图2,图中6为矿体顶柱、7为采空区、8为采掘巷道,是在需要回采的高危采空区7的位置,先使用废旧道轨做为支撑框架1,紧贴支撑框架1外侧设置木质模板支撑2,然后进行两帮浇注0.5m厚度以上的混凝土隔墙3,混凝土隔墙3完成后对该段空区位置进行尾砂充填,尾砂充填高度能保证铲运机正常通行,一般充填尾砂高度为2m左右,尾砂充填结束后在其上表面铺设的横跨支撑框架的钢筋网骨架,然后进行高强度钢筋混凝土假顶4浇注,混凝土假顶4厚度不低于1m,混凝土假顶4施工结束后,将混凝土假顶4下方的支撑框架1中的尾砂铲出,最终形成一个安全通道,供施工车辆和作业人员安全通过,确保回采作业顺利进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天承矿业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天承矿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03206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矿井救生舱应急二次分离装置
- 下一篇:压差式矿用降尘剂自动添加装置